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原名郑州华信学院),创办于1997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应用型本科大学。
截至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18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58.7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0.3万册,电子图书410GB,纸质期刊3058种。各类注册在校生25000余人。
自建校至2014年学院先后被授予“中国公益事业先进单位”、“全国首家企业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原郑州华信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坐落于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心郑州市的南郊,地处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核心区,这里东临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速铁路、新郑国际机场,西邻107国道,交通便利;这里又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建都之地,有着八千多年的裴李岗文化,五千多年的黄帝文化,二千七百多年的郑韩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今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
学校的前身郑州华信专修学院创办于1997年,属于非学历教育;2001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立郑州华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进入高职高专教育阶段;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2008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郑州华信学院。2014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郑州华信学院更名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成为新形势下国家实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战略和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以来,首批更名为“应用技术学院”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
||||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成效显著。近3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各类科学研究项目114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66项,地厅级项目立项653项,市级项目立项318项,校级项目立项106项。累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342项,其中省部级奖励32项,地厅级奖励251项;全校教职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723篇,其中核心期刊390篇,出版专著、教材122部。学校建有“中原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临空经济研究所”、“管理科学研究所”等校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健康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等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学校启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13个,参与学生2510人次。近3年来,共组织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各类科技竞赛活动210余项,获奖人数达2230人次,其中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励230余项。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自1997年创办以来,秉承“笃诚勤奋、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坚持“理论奠基、强化实践、激励创新、重在应用”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科学管理、讲求效益”的治校方针,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科学发展,顺利完成了规模发展、层次提升、新校区建设三大任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功为社会输送了40000多名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面对中国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的新形势,学校迅速调整办学思路,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新的三大任务,确立了把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争创一流的决心、信心和勇气,积极推进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正在朝着创办人民满意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迈进。 |
单位”、“河南省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
备注:中国美术高考网院校库所收录的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艺术类招生信息内容仅供考生参考,一切以院校官方实际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