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1-28来源/作者: 半月谈 整理:51美术高考网
贫困大学生自述:校园里没有温暖 只想早点离开
51美术报考指南  艺术类院校库  美术志愿填报  
 

  沉迷网络,久而久之也可能成“边缘群体”

  除了上面两种情况,大学里少数学生由于缺乏自律、沉迷网络、性格孤僻等原因,也容易成为边缘人。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做了7年本科生辅导员的杨熙说,网瘾有时候是个无解的问题。这类学生一般不愿与老师有良好互动,老师想和他们交流都困难。上网成瘾还可能导致失眠、抑郁、营养不良,在社交上选择退缩,不仅不能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学业也完不成,严重者只能休学。

  宁夏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王淑莲说,现在的基础教育仍是应试教育,家长或者一些老师长期给学生灌输的思想是“考上大学就进了保险箱”,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又弱,脱离了家长、老师“保姆式的管理”,容易沉迷于玩乐。而随着互联网、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发展,他们也更有条件“宅”在宿舍,不去参与现实的人际交往,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边缘群体”。

  专家表示,边缘学生的情绪往往不是十分稳定,面对挫折承受能力差、性格孤僻,极少与人交往,对自身存在的意义认识不清,经常悲观、失落,并容易影响周围的同学。

  去年发生的复旦大学寝室投毒事件曾令舆论哗然。而从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到近年来高校中不断发生的“同室操戈”悲剧,边缘学生往往成为校园极端事件的中心人物。

  复旦大学社科部教授高国希认为,“边缘化”使得大学生感受不到学校、班级、社会所给予的归属感,降低了成就动机。他们逐渐对人生和生命产生疑问,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代之以对人生持消极、悲观的价值认识,采取或消极或过激的应对方式。

  高国希表示,“边缘群体”作为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照顾。针对其所具有的特征及成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让所有大学生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校园内的分化是社会分化的投影

  “边缘群体”是校园内分化的一个缩影。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进入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着各异的经历和兴趣,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校园里,在一种越来越包容个性的风气下,分化或许在所难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分化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有的同学“翘课是家常便饭”

  在南京一所大学念大三的王诚家境一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刚进大学那会儿,他也曾不思进取,耽于游戏。“埋头苦学了那么多年,终于考上了大学,最大的心愿就是松一松。再加上大学生活相对自由,没有了硬约束,慢慢就荒废了学业。”王诚说。

  那种状态持续了一个学期,当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几门功课都是勉强过关,他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王诚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就上劲了,但也有同学觉得大学只要混个文凭就可以了,直到现在还沉迷在游戏之中,翘课是家常便饭。”

  王诚发现,同学们在大学中的表现,某种程度上和家庭条件有关。“像我,毕竟还是有就业压力的,所以希望成绩优秀一些,能考研就考研,不行的话出去找工作也有点优势。”王诚说,但有些同学根本不用担心这方面的事情。

  这些同学或者是家里财大气粗,或者是社会资源丰厚,他们之中当然有很努力的,那不用说,多半会成为院系里出类拔萃的学生;也有不努力的,但没问题,人家有不努力的资本,时不时还能炫个富,或者炫一下傲人的实习经历。

  在该校已经读研两年的张丰对此感触颇深。他说:“尽管这种现象让一些同学感觉不公平,但现实就是这样,有钱人家的孩子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发展前景,很多时候,贫寒子弟再努力,也是企及不了的。”

  “都说进了大学就相当于跨入了社会的门槛,现在看来确实如此,大学校园内学生的分化,其实是社会分化的投影。”王诚说,一些大学生价值观扭曲,说到底是社会问题造成的。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半月谈)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院校大全 各省艺考 专题汇总 美术志愿填报
北京院校 985高校 211高校 九大美院
找画室锦囊 一分一段表 美术志愿报考系统 画室大全
责任编辑:王小云关键字:贫困大学生自述,校园里没有温暖,只想早点离开
快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