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09来源/作者: 整理:51美术高考网
艺术欣赏︱丰子恺的中国式漫画

 

 

丰子恺

 

 

Feng Zi Kai

 

伟大的漫画家,散文家,教育家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崇德(今嘉兴桐乡市崇福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30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1975年秋,"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病逝,距今已有40周年。

 

  作为游艺于美术、音乐、文学、教育、宗教、社团多个领域的博雅文化人,丰子恺一生中的一百八十余部著作长期贯穿着两大突出特征,一个是童心童趣的气氛,一个是自然情境的流露。

 

  丰子恺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师徒二人在佛教文化与日本经验的基础之上,探寻并发扬了一种非政治的东方主义价值,达成了走向"儿童感"的创作共识。故而丰子恺笔下人物无论年龄大小均似有淳朴童心,既排斥基于欲望的伦理,亦反对过分抒情对日常生活的撕裂。丰子恺漫画中的留白与边角之景还敞开了自然情境的来临。就像其笔下的"红领巾"升五星红旗,没有自然之春风的吹拂,红旗便无法迎风飘扬。

 

  我们这些"新中国人"回忆起养成我们德性的童年时光,孔子"吾与点也"的理想国似乎也在那神秘的春风中复现了。

 

 

▲丰子恺笔下的弘一法师

 

 

 

 

 

  丰子恺选择儿童来表现,不仅仅是对多子多福观念下大众兴趣的迎合。受李叔同的影响,丰子恺于1927年皈依佛门。李叔同出家后,绝少创作具象作品,因为无论新美术、新戏剧、新音乐,所谓形式创新,在佛理看来无非着相之下乘法门。李叔同出家后唯一参与的社会文艺活动,便是1927起参与编定撰文丰子恺的《护生画集》。

 

 

 

 

  这本画集的诞生标志着师徒两代在艺术与美学观上达到了最高意义的契合。李叔同出家前是世所闻名的文艺通才,出家后继续进行探索的文艺形式唯有书法,"李叔同的前后期"是书法史上的公案,出家前其多习北碑,浓烈刚健,以硬标准看也是出类而拔萃,出家后抛弃了固有章法,超出了书法常规评价体系,虽有清新超脱之审美经验,就写字来说却像儿童所写,返璞归真圆融稚嫩,亦有很大争议。齐白石的绘画虽然也常被当作"儿童题材",但笔墨功夫的老辣淋漓纸上;李叔同否定的不仅是笔下的题材与张力,而连功夫都藏起来了。走向"儿童感"是丰子恺与李叔同的创作共识。

 

 



 

 

丰子恺

 

漫画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丰年牛亦乐 随意过前村

 


 

▲长堤树老阅人多

 


 

▲白头相见江南

 


 

▲妈妈刀尺忙

 


 

▲客船自载钟声去落日残僧立寺桥

 

 

▲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篱角梅初发

 


 

▲青山个个伸头看

 


 

▲大道将成

 


 

▲欢乐的恐怖

 


 

▲挖耳朵

 


 

▲黄山蒲团松

▲蜘蛛想洗澡

 


 

▲家家扶得醉人归

 


 

▲月上柳梢头

 


 

▲落红永是世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儿戏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爸爸回来了

 


 

▲卖品

 


 

▲清樽红烛庆升平

 


 

▲一轮红日东方涌

 


 

▲东风浩荡 扶摇直上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月衣裳未剪裁 暂将薄被当秋衫▲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斜阳

 


 

▲胜利之夜

 


 

▲被写生的时候

 

 

  ※推荐使用:《艺考生文化课高分冲刺》学习100天,轻松提高文化课!

声明:以上整理自()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院校大全 各省艺考 专题汇总 美术高考交流群
北京院校 985高校 211高校 九大美院
找画室锦囊 一分一段表 新生指南 画室大全
责任编辑:张栋关键字:艺术欣赏︱丰子恺的中国式漫画
快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