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09来源/作者: 51美术高考网 整理:51美术高考网
神秘哈佛选课宝典浮出水面 选课 =“血拼”
51美术报考指南  艺术类院校库  美术志愿填报  

  神秘哈佛选课宝典浮出水面。这部被学生们爱死了的指南,其实不只对学生有用,校方也受益匪浅。

  在哈佛求学的日子充满乐趣;我最爱的欢乐时光之一,便是每学期初的选课时分。“选课让我乐在其中”——这听上去也许有些矫情、令人无法理解,因为对美国以外的许多地方、许多人来讲,选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可选择空间“狭小”,而不是“广袤”。但哈佛卓尔不凡之处——即便与众多美国高校相比——正在于其灵活性及允准学生自选课程的方式。

  选课 =“血拼”

  为便于你的理解,容我先介绍一下哈佛的学术要求:在哈佛,每名本科生均须修满32门课程才能毕业;换言之,在为时4年或以上的共8学期里,每学期要学4门课。而在这32门课程中,按规定得有12到16门在“concentration”范围内(“Concentration”是我们指代“major”,即“主修”、“专业”的哈佛术语),具体多少门取决于所在院系。我本科时主修的心理学就只要求修习12门,但由于我还有拿一个法语专业“证书”(Citation,类似于“辅修专业”)的“野心”,就还得在罗曼语言及文学系上4门课。除此之外,那时所有本科生都必须在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中选修7门。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涵盖11个研究领域的一组课程,旨在拓展我们的学术视野,以免成为局限在自己专业里的井底之蛙。从哈佛提供的长长的待选课程名单中,我们总能“挑三拣四”找出符合学业要求的课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是“要求”,也并未限制选择。至于剩下的9门课程,我就可以从哈佛学院的30多个系,甚至从一些研究生院的课里随便挑啦。哎哟我的天!把这些历数出来真让我有些头昏脑涨,何况我还真不认为自己洞若观火地了解哈佛学生究竟拥有多大自由度去构建课程学习。

  说回选课这个话题。你可以想象,每学期从数百种可能性中筛出4、5个填补进选课名单里,这还是相当令人望而生畏的。我一考完前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就会根据下学期的学业要求和个人兴趣,立马跑到网上浏览各个院系的供选课程名单。我会花上数小时的时间去阅读课程描述,再在接下来的数小时里琢磨可以“血拼”哪些课程。

  啊,是的,哈佛学生被允许“血拼”课程!更确切地说,每逢开学的第一周,哈佛都允许我们在提交学习卡之前随心所欲地坐进任何一个或无数个课堂。我通常会“逛”10门课,有时为了“赶场”,还会在一节课的中间溜掉,再钻进另一间同时上课的教室。我很享受“血拼”时光,因为期间我可以跟朋友们一起对课程品头论足,可以亲身验证一门课究竟像不像选课目录里它那段课程描述吹捧那样,是个妙不可言的“传奇”。

  按图索骥挑好课

  尽管“血拼”需要从一间教室冲向另一间,是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但它不是难点。选课中最难的部分其实是在涉足课堂之前,我事先所做的那些研究。研究的中心会聚在《CUE 指南》上。“CUE”代表“本科教育委员会”(Committee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是由哈佛本科学院发起的一个师生联合体。该委员会每年都汇编、分析和发布上一学年几乎所有课程的学生评价,还搞成了“大部头”予以刊印。在这部指南中,有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有从多个维度考量的课程难度,连“娱乐性”也赫然在列。

  课程评价的评分数值范围为1—5,其中,1最低,5最高,也采用百分比来表示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偏爱。尽管CUE对每条评价出自谁手一清二楚,但它不会向教职员工走漏半点“风声”,也不会在指南中单列出任何一名学生的个人信息。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51美术高考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院校大全 各省艺考 专题汇总 美术志愿填报
北京院校 985高校 211高校 九大美院
找画室锦囊 一分一段表 美术志愿报考系统 画室大全
责任编辑:康康关键字:哈佛,神秘选课宝典,浮出水面
快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