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即(   )
  A.认识论和实践论问题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C.物质问题和意识问题
  D.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
  3.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   )
  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7.质变指的是(   )
  A.事物的连续性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变化
  C.非爆发式飞跃
  D.事物数量的增减
  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性质
  B.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文官制度
  D.国家制度
  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   )
  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B.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共产主义
  B.实用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5.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B.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D.无产阶级文化运动
  16.MZD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7.MZD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FF宝的文章是(   )
  A.《〈GCD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文件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C.《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五四指示》
  19.在1946年1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是(   )
  A.政权和军队问题
  B.宪章原则问题
  C.和平与民主问题
  D.和平建国纲领问题
  20.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迅速消灭国民党残匪
  C.完成解放区的土改工作
  D.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21.下列不能体现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   )
  A.MZD发表《论十大关系》
  B.党的“八大”
  C.MZD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党的“九大”
  22.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3.DXP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4.中国GCD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DXP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84年
  C.1987年
  D.1992年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
  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21世纪中叶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7.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   )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28.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MZD
  D.DXP
  29.关于我国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存在雇佣关系
  B.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D.提供产品,繁荣市场
  3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1.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
  A.阶级斗争
  B.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C.民族矛盾
  D.经济文化的差异
  32.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3.DXP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35.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服务于社会主义的
  C.在野党
  D.民主主义的政党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42.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试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的正确性。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教育考试院)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艺术生的报考神器:51美术网—美术高考报考指南
               
                  - 
                     
                  
 
               
             
 
     
 
      责任编辑:张萌萌关键字:成人高考 专升本 政治试题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