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6来源/作者: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整理:51美术高考网
 / 
“一米麦田”里的诗和远方
51美术报考指南  艺术类院校库  美术志愿填报  

“让儿童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童年生活”是安徽省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始终坚守的办学理念。学校认为,“完整而幸福”的生活一定少不了劳动教育的浸润,“一米麦田”的故事正体现了劳动教育潜移默化的浸润。

“逼”出来的劳动空间

2018年,学校开始了对劳动教育的系统探索,先后创编了劳动教育读本,拓展了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随着探索的逐渐深入,学校发现高质量的劳动教育需要破解“校外劳动教育成本太高”的痛点,因此决定开辟校内劳动空间。可是,对于一所只有11.6亩土地的学校来说,如何在校内给学生一块可以实践的田地呢?

限制激发创新,挑战生长机会。教学楼顶一个400多平方米的空间和校园一角荒废的沙坑进入学校视野。先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接着校园就有了一个400多平方米的空中农场和一块长6米、宽5米的迷你田地。这块“迷你田地”便是“一米麦田”最初的模样,“一米麦田”正是因其第一季所种植物麦子而得名。

2022年10月,“一米麦田”开启了二期工程——从原本的长方形延展到两边的梯形和三角形,从1个地块拓展为3个地块,从30平方米扩大到68平方米。学生兴奋地欢呼:“我们的‘一米麦田’变大了!”其实,变大的何止是土地!

“一米麦田”无疑是一处被“逼”出来的劳动空间,劳动空间不断生长的过程正是学校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本真的追寻和回归,是教育者的持续努力和不断改良。当改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变革的势能便蓄积起来,学校自然出现了劳动教育的新样态。

小空间也有大作为

“一米麦田”无疑是一个小空间,但自从被学生定义为“自留地”以后,小空间也有了大作为。

方寸之间,怎样才能大有作为?学生决定自己去创造、去发现。于是,原生态的项目学习小组应运而生,从立项开始,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希望描绘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从种什么到怎么种,从单一植物的种植到不同植物的共生共长,从理论上的预期产量到实际产出……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走访调研,了解各种时令作物的播种方法,并在小组讨论和集体论证后确立项目方案。接着,学生落实项目方案,翻土、播种、养护、施肥、浇水、记录,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作物不发芽的焦虑到不健康的疑惑,从预期的美好到过程的落差,从长时间的静默到每日见证生长的惊奇……整个项目学习过程发生了太多问题和太多意外,也给学生带来了太多惊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项目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合作,而且学会了质疑,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关心。学生经常感叹:“‘一米麦田’里不仅有劳动,还有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的综合学习”“自留地虽然不大,但是每一株植物都值得被关心。”在这方小小的自留地里,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劳动果实,还有心灵的向阳而生。

“一米麦田”虽小,却为学生营造了一方宽广的育人场域,为学生推开了一扇又一扇眺望远方的窗。

把劳动教育写成诗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一年之中,有四季来而复往,人的心灵中,也有春夏秋冬”……不知从何时开始,学生总喜欢来到“一米麦田”吟诵这些诗句。首耕现场、换季劳作、丰收时节,从三毛的《梦田》到济慈的《人的季节》,从起初的品读到后来的歌唱,从读别人的诗到写自己的诗,“一米麦田”里的劳动就这样被写成了诗、唱成了歌,学校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诗歌达人”。

四年级学生小贺就是一位“诗歌达人”,他的主题诗《一米麦田》深受喜爱。最近,小贺正在整理自己的诗歌,因为学校将为他正式出版诗集。有人说,“生命的丰硕都在土地里完成”,诗意的“一米麦田”不仅走进了学生心灵,而且把学生引向更加美好的诗和远方。

“一米麦田”有四季,学生的心灵也有四季。学校希望学生能把头抬起来,去看看云朵、天空,更希望学生用心灵感受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事物。《瓦尔登湖》写道:“所有结着籽的植物,都把充实的头垂向大地,他们的表情静穆、安详,与人类做成许多大事情时一样。”也许,这正是学生在“一米麦田”的收获,也正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深层意义。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

作者:丁元春

《中国教师报》2023年05月03日第5版 版名:五育融合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院校大全 各省艺考 专题汇总 美术志愿填报
北京院校 985高校 211高校 九大美院
找画室锦囊 一分一段表 美术志愿报考系统 画室大全
责任编辑:libo关键字:
快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