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llo各位考研人们!
22考研初试结束了,23年,新的一轮考研又要开始啦!
有同学问:“考研,真的会越来越难吗?”
学姐在这里先不回答这个问题,先给大家看看近5年考研报名人数、增长率统计数据吧。

我们可以看到,连续五年,每一年的考研报考人数都呈现增长状态,而且涨势迅猛,最低涨幅都有10%。由此推断,在23年这一数据也会呈现只增不减的情况,并且由于疫情影响,相当大一部分同学选择考研,所以报考人数在近年可能激增。
那么,打算23考研的你,下定决心了吗?
当然,学姐认为也不用过分焦虑。毕竟考研可是一场长跑赛,只要你做好规划,找好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复习,调整心态,你依然可以脱颖而出!
在这里,学姐作为过来人,就想和这些还没下定决心的同学们聊一聊,关于考研准备的那些事。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以后,你对考研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做出最适合你的决定。
01
考研难不难
考研并不简单。我们从报考人数就可以想象竞争的激烈。但是,总会有考上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考上了,就不是难的.
考研是什么难度决定于你的复习程度和你目标院校的难度。
如果你选择与和自身条件比较相符,并且在复习的时候做好计划并且严格遵守,那么这个难度对你来说可能并没有那么大;反之则对你来说难度可能会过大,你在复习时候也会比较吃力。
02
做好前期工作
如果有可能,学姐建议尽早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越早越好。
首先是确定好想要报考的专业。这个时候,可能很多同学还没有确定好目标院校,但是确定了所报专业。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所报专业去选择院校。确定院校以后就可以去了解所要目标院校这一专业的大致要考的科目,确定好专硕还是学硕,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这些情况可以从公众号、知乎、微博或者该校学长学姐那里了解,可以咨询专业的考研机构,他们也会针对你的情况给你报考建议。
03
什么时候准备
这要根据你自身情况来定。
首先是跨专业这个问题。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生,学姐就建议你能尽早开始专业课的学习越好,因为相对比本专业同学来说,跨专业的同学可能不占优势。如果你是本专业的同学,那么从大三下半学期开始也问题不大。
另外,还要考虑你的目标院校。如果你想要冲击名校或者竞争比较激烈的院校,那么这个时候就建议你趁早开始,这样能为考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04
择校要考虑哪些
一、你自己的意愿。学姐认为,首先还是要考虑你自己的真实意愿,列出你几个目标院校,再进行下一步。
二、你的真实能力。报考需要你结合你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这样才有更大几率考研成功,更有可能定下更符合实际,更容易考上的目标。
05
考研会歧视本科院校吗
可能有,但并没有那么严重。
因为是考研过来人,学姐也看到了很多本科院校不怎么样甚至处于劣势的同学,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之后,进入了满意的院校,有些甚至是名校。所以说,我们不能说歧视是完全没有的,但是考研还是相对公平的一场竞争。只要你有真本领,在初试时拿出足够优秀的成绩,没有人会否定你,相反,老师们更能感受到你的辛苦付出和你的能力。
06
跨专业考研需要注意什么
跨专业除了要选择你自己非常喜欢的,一心想进入的专业领域之外,可以考虑的一点是和你的本科专业具有一些相交性但又有所侧重的专业。
除了选择上,跨专业考研一定要考虑到的是对于学科专业性的学习,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研,那么学姐就建议你尽早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和准备,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弥补一些不足和缺失。
另外,也要注意平时的作品积累,这也是跨专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07
工作还是考研
大家的人生坐标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工作还是考研还是看个人的决定。
但据时代发展来看,高学历势必要在未来会更有含金量,所以选择考研不一定是完全对的决定,但它绝不会是错的那个。
08
需要科研成果吗
有些同学会担心自己在本科的时候没有科研成果,不占优势。其实大部分考研同学都没有在本科期间发布过什么论文和科研成果,否则就不会选择继续深造。所以不用太过紧张。
当然,如果你是有科研优势或者大赛得奖经历,那么在复试的时候这些也会为你加分。但是首先,我们要努力学习,在考研初试取得高分,才能进入下一步。
以上,是学姐针对考研初期同学们的一些疑问进行的分析,希望这些答案能解决你现在存有的一些问题。
毕竟考研是一场长跑赛,每个阶段都需要你做好决定和计划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