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03来源/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 整理:51美术高考网
2018中央美术学院“千里行奖”揭晓,大奖空缺,十人获提名奖
51美术报考指南  艺术类院校库  美术志愿填报  

 

  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青岛千里行集团有限公司刘洪波副总经理向“千里行提名奖”获得者颁奖

  “千里行奖学金”是学校从2016年开始面向优秀应届毕业生设立的奖学金,这一奖项是由青岛千里行集团有限公司为我校捐资1000万元事业发展基金而设立的,是面向全体应届毕业生设立的学术最高奖,用于表彰在专业艺术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的优秀毕业生。奖项包括“千里行奖”和“千里行提名奖”,由校学术委员会组织专门评审委员会评出。

  经过严格评选,2018年“千里行奖”空缺,有十位同学获得“千里行提名奖”:中国画学院武一杉,造型学院丁鸿丹、倪想、陈扬、王云鹏、付强,设计学院陈冠男,城市设计学院邓伟,建筑学院梁志豪,人文学院刘爽。

  中国画学院本科生 武一杉

  获奖感言:

  很荣幸获得“千里行提名奖”,感谢老师们对我的认可和支持!这次获奖,感恩所有在这四年来给予我帮助与指导的老师们,他们的谆谆教导让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专业技能,发现了自身需要完善和弥补的不足。感恩父母在背后的默默付出与理解,他们对我的信任、支持和鼓励带给我无尽的信心和动力。希望自己在将来的艺术道路上能不断探索前方的未知,尽心尽力,不忘初心,追寻自己的梦想!

  获奖作品:武一杉《自与我·生息》240×200cm 绢本设色 2018

  作品阐述:

  想要表达、触碰关于自我的存在、起源,以及生命本身这如同礼物般被赠予的神秘感。左二与左一是“诉说”——她一只手微微伸出,望向远方张口询问,另一只作君子指,轮廓里可隐约瞧见骨骼内核,呼吸之肺,便全是直视内心,无所顾忌的单纯。左三是“思考”——她闭了眼轻轻呼吸,一切即空,眼里是自我的黑色星河,双手相叠,嘴微张,即“万境本闲,境自如如”了。左四是“生命”——骷髅双手敞开,迎接生命与光明,拥抱乐与悲,没有表情即常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左五是“探索”——大脑在秘密地生息运作,然而我们却无法视见,真实的内心在诉说着什么。左六是“独立”——“埃及艳后”凭借其美丽与智慧保全了一个王朝,令人钦佩。

  左张前方是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它是扶桑与若木的象征,建木的写照,如生命本源。左一之人骨骼透明而纯粹,无隐藏和掩饰,如人生初始,心无杂念,极致的纯净。左二的女人及其暗影包裹在深色衣服里,表情凝重,似有心事是自我日常的写照。生命如同一个旅程,鼻息之间可以闻见花淡淡的幽香,手指律动可以感受清澈微凉的溪边流水,侧耳可以倾听那般呼啸划过的林中风声,指入舌尖可以尝一口森林的红莓野果和蜂蜜。“诉说,思考,生命,探索,独立”是我想要用画面尽力呈现的思想内核,用行动诉说自我,思考本真,感知生命,用毕生去探索未知......

  造型学院油画系本科生 丁鸿丹

  获奖感言:

  首先感谢我的老师,朋友家人们,他们的肯定让我更坚定自己。在这次创作过程中,我没有对自己的画面产生过犹豫和怀疑,出现问题便解决,并进行得比较顺利,状态也很投入。在毕业创作之前,也尝试过其他较新颖的表达方式,影像,装置等等。这些可能相对于架上绘画而言更易捉人眼球,但就我个人在创作过程的感受说,用电脑进行创作并没有在画布上直接创作更真实。在画布上创作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表达什么。然后感谢陪我去黑桥的室友,遇见这块美丽的废墟,若是当时我独自一人,可能不敢踏入蓝色栅栏,也不会遇到那天的颜色。最后感谢千里行颁给我这个奖项,给予我绘画上的肯定和鼓励。

  获奖作品:丁鸿丹 《现身》150×200cm 布面油画 2018

  作品阐述:

  艺术家们在面临黑桥艺术区拆迁无力时,便收拾行囊,朝价格低廉,政策宽松地方迁徙。在城市化的推土机吞并着一个又一个艺术区的同时,他们在无人知晓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区。接下来的艺术村会以何种形态呈现是否永远都是“在路上”?然而决定艺术村命运的并不会是艺术本身。

  设计学院本科生 陈冠男

  获奖感言:

  接到美院录取通知时的时刻好像就在昨天,转眼四年过去,很荣幸我可以成为美院人,在这个每天都会有梦想发生的地方肆意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我的毕业设计可以在美院百年这个重要的时刻进行展览也是我的荣幸,可以尽自己所能做好它在我看来都是对母校、对自己最好的礼物。《牡蛎/The birth of Venus》这件作品的完成离不开我的三位导师:滕菲老师、刘骁老师、王子源老师的帮助与指导。毕业设计完成的半年时间里,大到方案的反复制定,小到制作工艺材料选择,老师们都认真辅导,帮助我攻克每一个难关,心里有许多感动和感谢。在美院的四年生活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总是在不同的专业角度给我建议。要毕业了,遇到坎坷与问题不断攻克,都让我觉得当初的美院梦充满意义。感谢的话都太多,以后依旧会一步步努力,希望以后我也可以成为美院的骄傲。

  获奖作品:陈冠男 牡蛎/The birth of Venvs -钥匙 2018

  获奖作品:陈冠男 牡蛎/The birth of Venvs 2018

  作品阐述:

  我希望用我的作品重新定义一颗珍珠的生长。《牡蛎/The birth of Venvs》这件作品是设计一个生产流程,它的工作作状态是人们投入任何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活物件就可以包裹成不 同形状的珍珠的生产模型。我最初以珍珠这一有机宝石的培育过程作为思考的出发点,自养殖珍珠出现后,人们为了追求快速、批量生产,向珍珠蚌内植入不同种类的珍珠核刺激其快速分泌珍珠质,实现快餐式生产珍珠的产业链条,可以3~4个月成型,还可以控制珍珠的颜色。我的工作方法先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市的珍珠养殖基地的调研,参与珠农们开蚌取珠的一系列过程,我分析整套培育过程,模拟珍珠质在蚌体内的分泌和包裹状态, 构建一套纯粹的人工操作下的生产产模型,在完全的机器化生产式之下重新定义 一颗珍珠。第二是结合手做的方式在确定制作方法是裹粉加打磨重复进行,参与者通过投入各类个 物件进入机器,经过流水线式的机械加工,之后进反复的打磨再包裹,呈现出不同的珍珠状 的体态效果。把人们最私密最具有纪念性的物件 珍珠化,比如戒指、药丸、钥匙等,与佩戴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生成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珍珠首饰。

  人文学院研究生 刘爽

  获奖感言:

  在美院的第七年,再次面临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能在美院百年与毕业之际获得“千里行”奖学金组委会的认可非常高兴,也是对此前历时两年研究工作的重要肯定,这一选题对我的意义难以寥寥数语表达,它记录着我在美院的支持下渐渐向前迈进的每个脚印,更是三年间辗转各地经历的最终缩影,感谢组委会为这一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重要的是,感谢我的导师李军教授三年期间的培养与支持,使我能够以新的眼界进入新的阶段,并提供了种种宝贵的学习与实践机会。感谢在美院期间人文学院各位老师的悉心指点与鼓励,提醒我保持本真与初心。在新的历程开始之际,也希望自己保持“观看”与思考,怀着“新奇”与感激,记录每一个风景,迎接下一个奇遇。

  获奖论文:

  《圆形视界与世界视野——博洛尼亚圣雅各伯圣殿洛伦佐·科斯塔壁画图像与相关问题研究》

  论文阐述:

  1490 年,来自费拉拉的画家洛伦佐·科斯塔在博洛尼亚圣雅各伯圣殿中完成了一组“胜利”主题壁画——《名誉的胜利》与《死亡的胜利》,以独特的圆形构图和繁复的内容表现在本蒂沃意奥礼拜堂中形成了一个图像奇观。其中《名誉的胜利》上方圆形图像中的人物、文本、景观在表现理念与具体手法带有地理图像的显著特征,并被部分学者指出同中世纪世界地图的紧密关联。在15世纪地理学与本蒂沃意奥宫廷制图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中,科斯塔的这一创造性是否仅限于这一单一源头?其带有强烈地区指向性的图像表现究竟是何用意?本文在以往图像研究史的基础上,对包括“胜利”主题在内的13-15 世纪图像中的地图表现进行梳理,并结合科斯塔创作图像与意大利北部地区的相关表现,重新审视《名誉的胜利》图像中的地理特征,解读其中隐含的关键地理信息,最终呈现出科斯塔利用“罗马地图”和家族现实营造的“罗马”与“博洛尼亚”双重在地化表现。最终章则在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名誉观”的背景中,论述地理图像在艺术主题中的发展和空间表现,结合家族背景呈现《名誉的胜利》与《死亡的胜利》的图像程序,并由此延伸出整个本蒂沃意奥礼拜堂中的图像逻辑。

  建筑学院本科生 梁志豪

  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的老师和朋友。毕业设计从开题到答辩再到完全结束,差不多三个月,期间坐了8趟飞机到重庆,以及去了一趟上海,除了行程比较多,整个设计期间各种安排都非常紧密,工作强度也很大。第一阶段是三人小组对场地的深入调研,以自身角度感受片区,发现场地问题。第二阶段是中期阶段,提出解决问题的总体策略,并以此延展出各种解决方法和手段,对片区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第三阶段是最终阶段,对规划好的片区选取三到五公顷,三人小组各自在其中选择改造的部分,最终每人独立完成建筑单体的设计。最后再次感谢第十八工作室导师李琳老师的指导,以及所有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共生机体——新型工业艺术游乐馆

  作品阐述:

  本次建筑设计是以重庆发电厂更新为重心的九龙半岛激活计划中重要的节点设计。作品先对片区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把工业区改造成工业艺术园区,开发出文化艺术旅游廊道,再重点打造新型工业艺术游乐馆,设置探险、科幻、太空、艺术、幻想五大主题,给人密集丰富的空间体验同时进行艺术输出,把建筑打造成活力中心带动片区发展。改造概念源于建筑的前身是锅炉间,是能量转换并输出的场所。我希望改造的建筑相当于转换器,能够转换工业场所能量(在工业场所中利用自身条件创造的价值),变成新型复合场所,给人带来欢乐,体验艺术和传播知识,最后转变而成的工业机体与艺术互利相生,实现价值转换,带动片区发展。对于原有的工业文化如何与艺术结合,以及如何处理两者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并创造出新型复合的空间来承载新的功能,激活旧有建筑的价值并转换成具备活力的人气场所,改变人们对于工业场所的旧有观念,摆脱束缚,并自我参与艺术的生发,将会是这个新型工业机体与艺术相生的关键。通过设立五大主题,让人体验工业文化,也是艺术与工业互利共生的结合尝试。

  造型学院雕塑系本科生 王云鹏

  获奖感言:

  想到在中央美院学习的这五年,心中不禁感慨万分。雕塑系的师生关系就是“互帮互助,打成一片”,这个关系是“雕塑的体量”决定的,不互相照顾我们就做不出来作品,太大太沉,一个人根本弄不动。工作室的课程非常的丰富,老师常教导我们多积累,每个课程都是自己创作之路的奠基石,在课程中老师会施压给我们不停的想问题出方案,回忆一下,我们的讨论往往是这样:我们每个人手里都紧紧抱着一个很重要的本子,它叫“方案本”。我提出一个设想,老师告诉我不要停在这里,要让我们往前走。从这里出发,展开若干种可能性;但毫无疑问,我们都心怀感激。这样的教学不会把我们掏空,只会让我们越学越多。不仅如此,学校和老师们为照顾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的经济问题设立了很多奖学金,有国家级奖学金若干,有院级奖学金若干,还有雕塑系的老先生以个意愿设立集基金会。这些奖学金是支撑我们做创作练习的硬件条件。就这样转眼到了毕业班,压力急剧袭来,这一年我们将把这几年所积累的东西拿出来晒一晒。面对毕业创作和走向社会的未知和迷茫,我再次拿出了那个“方案本”仔细阅读,原来我们学到的不止是这些,毕业创作只是开始,我们会用课上学到的那些方法去面对今后的生活:研究、展开、试错、选择。我不得不回归这个课堂,那么我就依然是一个美院的学生。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这不仅是对我的作品的肯定与支持,也是对我本科这五年来学习成果的认可,它对与我而言是一种信仰,会激励我继续追求“真诚”的艺术。感谢工作室互相帮助的师兄弟!感谢学院领导!感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主任吕品昌教授,感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老师曹晖教授,感谢第四工作室所有老师!

  获奖作品:王云鹏《3000目》 混凝土、红砖、钢筋等 2018

  作品阐述:

  正如大家所见我的这系列作品原材料都是拆迁现场中的废墟,但是它们似乎跟之前不一样了;那种肮脏的,破旧的,危险的,被人忽视甚至招人嫌弃的材料现在却让人禁不住去细细的品味和触摸。这些破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曾经是我们居所的一部分,它们都存留着人们生活的痕迹 。我从去年七月份就开始亲自的一点点的抛光,时间很长。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在日复一日与冰冷孤寂的材料对话过程中,逐渐展现出对材料和物性的深入思考,我选择这种枯燥的机械工作方式一点点的改变这些“低端”材料视觉与触觉,直到它发生变异,作品的名称来自于我们平时用的打磨砂纸后面的数字标号,标号越高,打磨出的物体越是细腻,因此我引用这个概念将之命名为《3000目》,顾名思义,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3000目” 他是一种效果 也是一种态度。这些作品与传统雕塑作品体验方式不同,允许观众触摸体验。

  造型学院雕塑系本科生 陈扬

  获奖感言:

  我从来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基础部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想画成什么样,每一张画似乎都跟我一样没有个性,选择雕塑系只是被红歌会那首“一颗滚石”打动。回想刚进入第四工作室时做泥塑头像,被曹晖老师嫌弃造型能力差,而我也觉得自己太笨,总是偷偷躲着掉眼泪。后来随着工作室课程的完善,吕品昌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实践平台,让我们有了实现自由创作的条件。我特别感谢吕老师的包容,让我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我还要特别感谢曹晖老师悉心引导,让我发现自己更擅长的创作方向。曹晖老师不仅为我们把控着作品的学术层次,还指点同学们提升自身的学术理念。感激所有教导过、指点过我的老师们!我还要感谢四工学长学弟学妹以及亲同学们,虽然每当我被老师骂得痛哭流涕时,他们在旁边幸灾乐祸、嘻嘻哈哈地拍着我出丑的视频;但是,在我有需要时,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帮助我。能被评选为千里行提名奖让我也很意外,这份殊荣对我会是非常大的鼓励。最后是一段实力吹捧,我最大的幸运就是选择了雕塑系,选择了第四工作室。

  获奖作品:陈扬《别院》陶瓷 2018

  作品阐述:

  “别院”是独立于当下价值观之外的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说意境,它就是心灵的寄居,属于我也属于观者心中那个虚幻而现实的小世界。当现实世界过于真实的呈现时,能带给观众的想象也就被局限,所以现实的元素穿插在别院中,是为了虚化朝代的背景,单纯用模糊的传统元素来寄托自己的情趣。从观赏到体验,将架上雕塑转变为浸入式的装置,期望观众在融入作品的过程中,引发他们的思考或者想象。

  造型学院版画系本科生 倪想

  获奖感言:

  遵从自己,听从心声。

  获奖作品:倪想 《月光城》 木口木刻 49.7x37.5cm 2018

  获奖作品:倪想 《月光城》 木口木刻 49.7x37.5cm 2018

  造型学院壁画系研究生 付强

  获奖感言:

  感谢美院老师对学生作品《向大师致敬——我把最后一朵玫瑰献给你,你要把最后的爱留给自己》的认可与鼓励。感谢恩师孙韬老师和叶南老师对我在画画与生活上的指导、支持与鼓励以及壁画系所有老师和同学指导与帮助。画画对于我的意义是什么?是我活着的支撑。天赋异禀、能力超群这些美好的词汇,我身上统统不具备。我具备什么能配的上我如此热爱的画画呢?借用1993年一部美国电影《追梦赤子心》。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萧伯纳大师这碗鸡汤深深的激励着平凡的我,在最痛苦的时候我苦笑着自我安慰:我还差点劲儿!没有天赋,我唯一能拥有的就是两眼一抹黑的坚持。我是幸运的,感谢遇见我的恩师孙韬老师、师母叶南老师。这亦师亦父、亦师亦母情情感我也不知道用语言怎么表达。谢谢恩师、师母。最后,直到现在让我最为骄傲的就是在美院学习的这段时间,与最优秀的老师们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感谢大家,谢谢!

  获奖作品:《向大师致敬——我把最后一朵玫瑰献给你,你要把最后的爱留给自己》 纸上铅笔 330X270CM 2018

  作品阐述:

  “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萧伯纳 。这句熟知的名言,浓缩了我整个艺术创作过程。我没有萧伯纳如此伟大的灵魂,但是作为从事艺术创作的学生,能让我坚持不懈的理由除了对艺术单纯的一份热爱之外更重要的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让我对生态、生命、生活的焦虑、期望能具象的表现出来,也许能让观者共鸣到灰白的画面里浓缩着对自然环境、生存环境以及状态的理解和期许。每天我们吃着不健康的食品,呼吸着不达标的空气,染上前所未闻的奇怪疾病。我们毫不犹疑的磨刀霍霍挥向其它生灵大肆屠杀,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高等物种的私欲。每天有多少物种在濒临灭绝?当然我们也有恃无恐的掠夺着大自然,我们努力优生优育的后代也许只能在照片里去认识曾经地球上有过这个样子花草树木。现在我们住着不知道邻居是谁的房子、每天说着大量的废话去赢得对方的信任——这便是我们目前生态、生命、生活的概括。那么人类该何去何从呢?生态、生命、生活——我作品里一直在探讨的主题。我认为艺术工作者应该有一个便签——“热爱”,因为足够热爱,才有敏感的心、敏锐的眼睛,因为没有随波逐流地批判着,所以我们给了世界变得更好的可能。

  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 邓伟

  获奖感言:

  我很荣幸获得“千里行提名奖”,感谢我的导师宁瀛导演的指导和帮助,感谢王中老师的推荐,各位评审老师的认可。在美院学习的这七年时光,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段。在这里,我的审美意识得到了提高,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我明确了我的人生目标:利用影像发声,讲述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理解新时代中国的独特性、复杂性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急迫性,从“人”的根本角度思考当代中国。这部作品是关于我爷爷人生最后一段的时光,是对个人困境与时代问题的思考。他走的时候,我许诺会让他和这部作品被更多人看到。我要一步步将它实现,我接来下会将作品完善,将它推得更远,让更多人看到我的作品。再次感谢各位老师。

  获奖作品:邓伟电影《何枝可依》 2018

  作品梗概:

  我的爷爷是个算命先生,三岁时就彻底失明了,他这一辈子算中了无数人的命运,如今他预言自己和父亲的死期将近。多年前,从事房产建设的父亲在爷爷以死相逼的情况下,仍旧拆掉了爷爷生活了一辈子的祖屋,导致原本就不往来的二人,隔阂日益加深。爷爷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一方面因为预测到父亲命里会从高处摔死,所以想劝阻一意孤行的父亲,不要再从事房产建设;另一方面,爷爷想死后能落叶归根、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葬回那个有生之年回不去的故乡。

  获奖作品:邓伟电影《何枝可依》 2018

  作品阐述:

  我在念完初中之后就一直在外上学、工作,每年回到家里的时间很少。高中时候一次回家,我突然发现那个我熟悉的老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正在建的高层单元楼,绕了好久都没找到家人住在这栋楼的哪里。那时候我开始思考“家”到底是什么?耒阳,一座城市化进程影响下的典型南方小城。我的每次离开再归来,它都在发生变化,这片我再熟悉不过的出生地,变得越来越陌生。去年,我无意间得知了我的“大老板”父亲,因工地摔死一人,陷入债务危机。而这个事故恰好应验了盲人爷爷几年前的预言。父亲是个开发商,是个建设者,他在给别人建设一个个“家”,同时也拆掉了盲人爷爷摸了一辈子的“家”。于是我开始用摄像机介入爷爷与父亲之间,拍摄一部电影。本片的最大矛盾是我的父辈成为了祖辈家园的拆除者,也许将来我们这一代会成为祖辈和父辈对于“根”认知的毁灭者。我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越来越深化了我对爷爷、父亲、家族的认识,用镜头建立深层的情感链接。同时也在不断更新我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何枝可依,何枝可依……你,我,我们何枝可依。这是一个老人的最后一段人生路,也是我们后辈的启示录。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测测中央美术学院需要多少文化分、录取率
扫描下方二维码

声明:以上整理自(中央美术学院)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看中央美术学院招生网>>

院校大全 各省艺考 专题汇总 美术志愿填报
北京院校 985高校 211高校 九大美院
找画室锦囊 一分一段表 美术志愿报考系统 画室大全
责任编辑:奕宁关键字:中央美术学院,“千里行奖”揭晓,大奖空缺,十人获提名奖
快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