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1-29来源/作者: 互联网 整理:51美术高考网
2014年高考文综备考全攻略
51美术报考指南  艺术类院校库  美术志愿填报  

   文综科目备考要突破思维定式

  新课改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表现为四个有利:其一: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其二:有利于高考的公平、有效;其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体现个性;其四:“有利于高中新课改与高考的有机结合”。拓宽高考考察的知识与能力范围,为高校选拔那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学生,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努力改进的方向之一。

  早在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区迎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次新高考;2008年江苏也加入了这一行列;2009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上海步入新课程高考;2010年首都北京的考生也加入进来;2011年河南省实行新课程高考,其总体原则将遵循“既保证平稳过渡,又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改历史学科复习几点建议:

  1.熟读教材构建架构

  教科书是我们备考的依据,熟读和研究教材是每个考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常言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的新特点是按模块编写,具体讲分作相互联系的三部分,模块—单元—课。

  河南省选用的历史教材共有5个模块: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思想文化科学发展史、变法与改革、历史人物评说。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是专题史的体例,共40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必修共75课,选修共51课,共126课。高考试卷中的试题是必修和选修必做。熟悉教材不是要学生机械地读教科书,不是要死记历史事件,而是要敢于质疑,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带着问题考察历史,从历史中探究事理,明了历史的发展变化,搞清楚历史问题的性质、特点……我们提倡的读书法是:史论结合读书法,分析和理清层次,提炼和概括要点,仔细推敲词句,圈点批画,编写读书提纲等。

  2.线索清晰抓住细节

  新课标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在复习备考时,应关注古今,关联中外,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理清线索,突破思维定式。

  新课标的历史考纲与教材不同,它是按古代、近现代的历史发展体系编制的。第二轮的复习必须强调知识间的联系,既要清楚宏大主题,又需明了小而灵活的小专题。如:高中新课程强调三大核心史观—强调工业化、生产力作用的现代化史观;强调尊重各文明单位价值取向并不断交流、融合的文明史观;强调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关系的全球史观。

  3.精炼试题提高应变能力

  精炼各类试题,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试题呈现出的新情景、新角度、新问题,提高应变能力,把握住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和规律,是备考中的重中之重。

  怎样高效做题,实战演练呢?我们认为:(1)真题训练是最好的训练方式,重在揣摩高考真题的命题思路;(2)做各类题型训练,关键是审清题意,拓展思路,练中感悟,练中迁移;(3)对热点问题分析,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将学科间知识综合应用。通过模拟演练,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问题的核心要素,对历史境况的特点有一定的感悟,能概括出问题所涉及的历史发展趋势,并且,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和观点。

  新课改下应注重生活性和综合性

  新课改高考让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感到担忧,这种担忧完全可以理解,尤其是第一年的新课改高考,没有多少范例可以参考,新课改高考的不确定性还存在。但从2010年高考的情况来看,已经在向新课改高考转变,有不少试题就体现了新课改高考的命题方向。在这里,我结合我对外省新课改高考的考察以及对往年高考的总结,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新课标下教育的生活性

  新课程的教材编写更突出生活性。以地理为例,学会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用有机结合,是当前新高考地理考察的趋势。在最近几年全国文综卷和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试题中明显体现了考察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纵观新课标地区的地理高考试题,大致有以下特点:1.区域性特点凸显。2.综合性更强,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实现了自然与人文、系统与区域的融合,能力要求较高。政治、历史关注热点,更贴近生活。10月15日~18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更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与历史学科中,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倡导“以人为本”和西方人文思想倡导的“平等”是紧密联系的。同学们在备战2011年新高考时,做政治题要从历史观角度思考。

  二、新课标下教育的综合性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大纲》中指出:文科综合能力强调对历史、政治、地理各学科知识整体综合把握,侧重反映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新课标的历史教材编写打破传统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按年代编写顺序,而代之以中外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方式的比较,侧重培养、考察学生概括能力和中外历史比较能力,用历史观来分析政治生活中热点。从最近4年的新课标地区高考来看,历史中的主观大题要用政治来解答,历史题要和地理知识结合。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4题。

  三、新高考的政、史、地对师生提出新要求

  政史地三门学科占据高考总分的40%,重要性可想而知。而近三年高考,河南文科生文综成绩总体不理想。文综成为入读一本名校的短板。面对新高考,老师在授课时改变以往照本宣科似的教学,要紧扣生活、活学活用。学生要改变政史地是简单拼盘的看法,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文综的。无论2011年河南新高考是采用政治、历史、地理单科考,还是综合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掌握文综的学习方法,从心理上重视这门学科才是关键。对2011年新高考文综,过于“乐观”和“悲观”都是不可取的。

  结合书本,多观察多思考

  2011年新课改高考,对高三学生来说是一个考验,新课改高考肯定有一些地方会体现新课改的内容,比如与生活联系比较多。但高考万变不离其宗,对高考文综的学习也要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就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对文综的学习,给同学们以下建议:

  一、夯实基础。

  文综题目出得再活,也是建立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打牢基础,是学好文综的基础。对于书本知识,不能仅凭机械记忆,更要理解记忆。送给学生三个字:“记”“懂”“用”。

  二、多观察多思考。

  新课标的题目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生们要更多关注时政、关注实际,结合书本知识,多观察多思考。

  三、先“厚”后“薄”。

  对教材知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把一个个知识点搞懂,把书读厚。在此基础上,提纲挈领,把书读薄,逐步形成知识网络。

  四、主观题审题四步:理思路—题目本身能够提示的要义包括哪些方面,作者要问的是哪几个方面。

  分层次—动笔之前应先思考从哪几个层次与角度答题。答要点—正确使用术语,抓重点,抓关键词。求发展—与时俱进,把党和国家时政的最新精神融进去。

  五、答案五抓:从题干本身抓—题干所能提示的诸多要点与要求,应该是我们答题的出发点,审题能力也是成功的关键。

  从书本中抓—基础知识始终是答题之本。从生活中找—联系生活实际,是文科生的一种素质需要。从材料中抓—材料中所提示的信息成为答案的本源。从时政中抓—结合新的时事精神,有综合分析与运用的能力。

  只要远瞻观天下政治地理都不怕

  在新课改的条件下,如何做好文综学科的复习,提高学生明年高考的文综成绩是高三学生及其家长和高三政史地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对文科学生来说,要想高考考得好,文综肯定少不了;特别对艺术生来说,能否考上理想的大学,文综起着关键性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新课改条件下的文综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提高高考成绩呢?

  【政治学科】

  关键在于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纵观历年政治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试题的分值相当大,而且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也是做好拔高题的一个前提,因此,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是错误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是困扰考生的一个瓶颈。我认为在第一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基本指导思想

  要以新教材的课本为主。课本“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高考试题也同样如此,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二、要注意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细致,但也不是简单地翻一遍,或是单纯地背诵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知识死角。要下工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我们过一段时间还要重复复习一个前面我们复习过的内容,但时间有限,因此每进行完一个阶段(也就是两课),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两课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

  【地理学科】

  更应侧重主干知识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文综试卷中的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抓住图表事半功倍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为了便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往往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地理、历史、政治这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综合题的切入口。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地理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关注热点拓宽视野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妨从现在就开始。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区冲突(如中东)、台湾问题、伊朗朝鲜核问题等。对这些国内和国外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考生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复习中应把重点、热点、焦点问题作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这些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与热点有关的问题,即使本来不是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掌握。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院校大全 各省艺考 专题汇总 美术志愿填报
北京院校 985高校 211高校 九大美院
找画室锦囊 一分一段表 美术志愿报考系统 画室大全
责任编辑:王小云关键字:2014年高考文综备考全攻略
快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