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控拒绝“严进宽出”
每份作业要经过防抄袭检索鉴定系统,每份试卷要经中英内外部考官评估。当国内传统高校备受“严进宽出”的质疑,西交利物浦大学引入外方严苛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如果把中外合作大学比作一个竞技场,无疑,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已经完成了在中国大陆的“首秀”。它们未来会走得如何?已经办校8年、拥有5届毕业生的西交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为合作母体院校)或可提供一个可参照的答案。
主政西交利物浦大学8年,执行校长席酉民深悉中外合作大学的光环效应及其所要突破的障碍。
比如招生。如同上海纽大美方校长雷蒙在开学仪式上赞誉首届新生拥有“无上的勇气”一样,席酉民直言,最初选择西浦的家长和学生是在“赌博”。多年来,席酉民从不讳言他们的招生状况:“我们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只比各地一本线高10来分,与北大清华相比,我们录取的是比较普通的学生。”
不过,这批“中等生”在西浦却攒得一副好牌:超过80%的学生赴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读研究生,还有不少同学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创业。
逆袭式的桥段让人不禁发问: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1年,一条微博爆料无意中令外界窥见此地的学习氛围。那年冬天,建筑系专用自习室里,大二学生吴敬之正专心画图纸,而他身后搭起了一顶帐篷。
“帐篷哥”一举成名,记者跑去找建筑系外教托马斯谈看法,没想到托马斯见怪不怪,并称“这在国外很常见,有人会把毛巾、牙膏、毯子、折叠床搬到自习室,我还见过有人把冰箱抬来的。”
在国内传统高校饱受“严进宽出”的质疑时,西交利物浦大学里高涨的学习热情首先来自分等级学位的压力。根据英国学位授予制度,学位证书将根据学业成绩标注等级,分别为一级荣誉学位、二级甲等荣誉学位、二级乙等荣誉学位、三级荣誉学位和通过学位这五个等级。
“拿到学位等级越高,未来读研或就业的机会就越好,所以大家都很拼命。”采访西交利物浦大学时,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正是这里严苛的英国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认证。
西交利物浦大学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授予中英学士学位的中外合作大学,这意味着它要接受中英两国政府双重教学评估。为达到英国学位授予要求,该校的所有教学过程按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的标准执行。从大一开始,每份学生作业要经过防抄袭检索鉴定系统。每份试卷除经内部考官评估,还要送给利物浦大学聘请的外部考官评估。
这套教学质控体系还规定了严格的升级制度。每学年考试不及格率在10%左右;每门功课只有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就要留级。事实上,该校首届学生有164名,顺利毕业的仅136名。未毕业的学生有因身体原因、转专业等主动申请留级的,也有相当部分是因为补考不通过或考场作弊受到留级处理。
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离开“体制内”高校,席酉民感到的最大不同是,现在是以制度形式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这样才能真正地有据可查、不失水准。
教授治校,让校园回归单纯治学
回归到以学生和学术为本位,让行政为学术服务,让教师都能安心教书、做研究……中外合作大学的实践直触体制内高校备受质疑的沉疴。
无论是新近出现的上海纽大、昆山杜克,还是此前成立的宁波诺丁汉、西交利物浦等,他们在给中国学生提供更多教育选择的同时,也被赋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路者”的使命。
在昆山杜克大学正式建校的新闻发布会上,校长刘经南就宣布,学校将坚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制定学校章程,构建内部治理结构,突出教授治校原则。短短数语道出这所中外联姻大学将践行的全新办学理念。
在西交利物浦,行政人员会告诉你,始于校长,行政与教学就泾渭分明。根据学校制度,涉及学术发展事务等均由教师组成专门的学术组织或委员会处理,行政权力不得干涉,而是要利用权力和资源为学术活动提供高效的支撑。“在大多数的评审表格上,没有行政人员签字的地方。”一位副教授如是说。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张红霞曾指出,与普通高校相比,西交利物浦最大的特点就是“去行政化”。“我们很多大学衙门化色彩太浓,校领导、中层领导都有行政级别。级别越高,能获取的资源越多,致使很多教师难以安心做研究,都想当行政领导。”
实际上,“教授治校”、“去行政化”在中外合作大学是最高频出现的两个词。在教育研究者看来,“去行政化”不是不要行政,而是要回归到以学生和学术为本位,让行政为学术服务,让教师都能安心教书、做研究。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文汇教育)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艺术生的报考神器:51美术网—美术高考报考指南
-
责任编辑:王小云关键字:中外合作大学,体制内高校,传递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