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美术报考指南 艺术类院校库 美术志愿填报 | 
一、硕士招生计划
本所2015年度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88名,其中推免生预计招收90名。
二、学制
三年。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勤奋好学,有开拓创新精神。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获学士学位);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除满足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报考条件外,还须通过大学外语六级考试(或新六级425分以上)并获得合格证书,不得跨学科、专业报考(同等学力考生只能选报招生专业目录上所规定的专业)。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规定。
四、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2014年10月(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时间为准),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网址:http://yz.chsi.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
2.报考人员在规定的日期内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确定的报考点出示身份证件,凭报名号交费并照相,确认报考数据。
3.经审查后,准考考生可在2015年1月(具体时间以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
4.考试时间:2015年1月(具体时间以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5.自2015年开始,考生报考我所时,"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80001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中选择"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然后选择报考专业。
五、考试
1.初试日期以准考证公布的考试日期为准。
2.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共四门。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满分值各为150分。(如教育部正式推出考试科目改革方案,本所考试科目按教育部规定的方案执行)。
3.初试地点: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应试。
4.复试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口语、听力、综合素质能力及专业基础知识面试、政治思想品德考核等内容。本所坚持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录取原则。
5.同等学力者在复试时要加试由本所指定二门本科主干课程。
五、助学金待遇
1.硕士奖学金900元/月;下室后助研奖酬金600至1600元/月。
2.博士奖学金1700元/月,下室后助研奖酬金1000至2000元/月。
六、其他
1.本所各专业均招收推荐免试生,推荐免试生需参加本所统一组织的复试,复试内容与统考生相同。推荐免试生取得入学资格后,经学校和导师同意后在大四学期可以提前来所进行本科生毕业设计。
2.定向培养的考生,本所要与定向培养单位签订协议书。
3.考生在入学后即可申请硕博连读,在第二学年进行硕博连读资格认定。
4.为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本所设立了各种奖助学金奖项,在学研究生还可参加中科院及各类冠名奖学金的评选。
5.本所研究生就业渠道广泛,用人单位满意,就业率一直保持100%。
七、考试科目
初试的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为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统考科目,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统一命题,其余科目的考试大纲和主要参考书,请到中科院大学招生网站查询下载(http://admission.gucas.ac.cn/),按规定本所不提供往年试题。
注:招生专业目录中导师的详细信息见长春光机所招生网站,网址为:http://yjs.ciomp.ac.cn。
联系人:方秀军电话:0431-86176863邮箱:fangxiujun@163.com
单位名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院系所码:139邮编:130033
联系电话:(0431)86176863联系人:方秀军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路88号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研究方向 | 导 师 | 考试科目 | |
| 凝聚态物理(070205) 1.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 
 |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应用 | 王立军 | ①政治 | 
|  | 半导体紫外激光器及探测器 | 申德振 | ||
|  | 半导体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紫外探测材料与器件 | 宋航 | ||
|  | 先进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 | 张家骅 | ||
|  | 多功能化纳米结构、物理与应用 | 孔祥贵 | ||
|  | 光化学纳米复合传感材料及其生物成像 | 李斌 | ||
|  | 新型半导体激光器 | 宁永强 | ||
|  | 能源光电子技术及应用 | 刘星元 | ||
|  | 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 缪国庆 | ||
|  | 铝基复合材料 | 蒋大鹏 | ||
|  | 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 | 单崇新 | ||
|  | 一维纳米材料与器件 | 赵东旭 | ||
|  | 半导体光电探测材料,紫外探测器材料与器件 | 蒋红 | ||
|  | 超短脉冲激光光谱技术与应用 | 张立功 | ||
|  | 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纳米材料 | 孙再成 | ||
|  | 光子晶体激光器 | 佟存柱 | ||
|  | 计算半导体物理学 | 刘雷 | ||
|  | 半导体激光技术及应用,高光束质量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 | 秦莉 | ||
|  | 有机发光、光伏和光探测器 | 初蓓 | ||
|  | GaN基半导体材料MOCVD生长,GaN基紫外光电子器件 | 黎大兵 | ||
|  | 半导体紫外光电探测器 | 刘可为 | ||
|  | 半导体材料与光电子器件 | 李联合 | ||
|  | 纳米材料光电特性研究 | 范翊 | ||
| 凝聚态物理(070205) |  | 宽禁带半导体发光器件 | 张振中 | ①政治 | 
|  | 液晶材料化学与器件物理 | 彭增辉 | ||
|  | 半导体激光应用技术,半导体激光点火技术,光电子器件封装技术 | 单肖楠 | ||
|  | 功能纳米材料复合技术及应用 | 刘晓敏 | ||
|  |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面修饰,纳米材料的生物标记、示踪与免疫检测 | 曾庆辉 | ||
|  | 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光电子学 | 曾玉刚 | ||
|  | 光子纳米生物传感器件与物理 | 张友林 | ||
|  | 低维材料的激发态性质 | 张继森 | ||
|  | 半导体照明光转换材料物理与器件 | 郝振东 | ||
|  | 纳米材料光电器件 | 纪文宇 | ||
|  |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及器件 | 苏子生 | ||
|  | 液晶器件物理与化学 | 姚丽双 | ||
|  | 先进光学与结构材料 | 张舸 | ||
|  | 碳基发光材料及应用 | 曲松楠 | ||
|  | 稀土离子发光和激光的研究 | 许武 | 与国内高校联合培养 | |
|  |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 | 刘益春 | ||
|  | 液晶物理与液晶器件物理 | 张志东 | ||
|  | 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稀土发光材料,高密度磁存储材料 | 杨景海 | ||
|  | 有机光电子器件及物理 | 李振声 | ||
|  | 局域发光、微纳光学传感器及生物技术与方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 张宏 | 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 | |
| 光学(070207) 1.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  | 现代光谱分析技术与仪器 | 陈星旦 | ①政治 
 
 | 
|  | 现代光学技术 | 曹健林 | ||
|  | 亚纳米精度全频段光学加工与检测 | 杨怀江 | ||
|  | 光学设计,光学薄膜,光学检测 | 金春水 | ||
|  | 激光显示,视景模拟显示,空间目标成像 | 刘伟奇 | ||
|  | 光学检测 | 向阳 | ||
|  | 波动光学 | 卢振武 | ||
|  | 光电子技术,固体激光技术及应用 | 王希军 | ||
|  | 液晶/聚合物光栅激光器,负折射材料,液晶分子设计 | 宣丽 | ||
|  | 光学检测 | 王成 | ||
|  | 微光机电系统及光通信 | 梁静秋 | ||
|  | 薄膜光学 | 高劲松 | ||
|  | 现代光学及分光器件 | 巴音贺希格 | ||
|  | 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 王维彪 | ||
|  | 光栅制作与应用技术研究 | 齐向东 | ||
|  | 二维位置灵敏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 | 尼启良 | ||
|  | 固体激光技术 | 樊仲维 | ||
|  | 光学薄膜 | 胡卫兵 | ||
|  | 光电子器件 | 鄂书林 | ||
|  | 衍射光学 | 李凤有 | ||
|  | 非常规光学成像技术 | 王刚 | ||
|  | 激光应用技术 | 朱万彬 | ||
|  | 全固态激光器 | 郑权 | ||
|  | 光学检测 | 马军 | ||
|  | 光学检测 | 赵文才 | ||
| 光学(070207) 
 |  | LED照明光学设计,非成像光学,衍射光学 | 刘华 | ①政治 
 | 
|  | 新型电磁材料 | 冯晓国 | ||
|  | 光学制造机理 | 范镝 | ||
|  | 光通信衍射元器件研究 | 李文昊 | ||
|  | 微光机电系统及光通信 | 梁中翥 | ||
|  | 液晶光学,自适应光学技术 | 穆全全 | ||
|  | 全息光栅设计、制造及检测,超微细加工 | 谭鑫 | ||
|  | 先进光学系统制造技术 | 薛栋林 | ||
|  | 衍射光栅设计及制作 | 张善文 | ||
|  | 光学薄膜技术 | 张立超 | ||
|  | 液晶器件 | 刘永刚 | ||
|  | 精密光机系统协同设计,装调 | 张巍 | ||
|  | 脉冲激光技术及应用 | 付喜宏 |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1.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  | 集成微光机电系统 | 宣明 | ①政治 | 
|  | 光机电集成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技术 | 杨洪波 | ||
|  | 地基光电望远镜光机结构技术 | 张景旭 | ||
|  | 飞行器地面半物理仿真技术,小型快速机电伺服技术 | 贾宏光 | ||
|  | 空间光学遥感器CAD/CAE/CAM | 吴清文 | ||
|  | 微电子专用设备技术研究与集成制造 | 田兴志 | ||
|  | 光学仪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 高云国 | ||
|  | 机械结构分析设计、电磁场分析、计算机软件 | 刘震宇 | ||
|  | 光电成像与测量技术研究 | 王晶 | ||
|  | 金属材料加工 | 宋志义 | ||
|  | 光电精密测量 | 李耀彬 | ||
|  | 车载跟踪发射系统、机载转台研究 | 王兵 | ||
|  | 经纬仪机械总体设计,激光对抗系统设计 | 于萍 | ||
|  | 空间光学遥感仪器 | 刘伟 | ||
|  | 激光合束及指向动态稳定技术 | 韩旭东 | ||
|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李友一 | ||
|  | 空间遥感器结构和机构设计 | 安源 | ||
|  | 无人飞行器多学科优化 | 白越 | ||
|  | 空间光学遥感器热控材料,空间光学遥感器电子设备热设计 | 陈立恒 | ||
|  | 光机电集成技术 | 李锋 | ||
|  | 光电跟踪测量仪器的研究 | 杨立保 | ||
|  | 紫外光学遥感仪器研究 | 林冠宇 | ||
|  | 机械设计,有限元分析,力学试验 | 刘宏伟 | ||
|  | 遥感卫星先进结构技术 | 王栋 | ||
|  | 空间相机结构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 | 王忠素 |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  | 小卫星及其有效载荷结构优化设计 | 张雷 | ①政治 | 
|  | 光学精密机械与仪器,空间光学遥感器机械结构 | 高志良 | ||
|  | 光学仪器的总体精度 | 王一凡 | ||
|  | 激光技术及其应用 | 杨贵龙 | ||
|  | 空间遥感相机光机结构设计 | 何欣 | ||
|  | 航天光学遥感器光机结构设计 | 李朝辉 | ||
|  | 空间光学遥感器设计,总体设计,光机结构设计,工程分析等 | 李威 | ||
|  | 高精度控制及其算法,快速反射镜控制及算法,动态自稳定控制 | 刘廷霞 | ||
|  | 星载一体化卫星结构优化设计 | 谷松 | ||
|  | 大口径望远镜光机结构总体设计 | 韩光宇 | ||
|  | 集成微光机电系统 | 郝鹏 | ||
|  | 精密光学系统机械结构,精密机械及仪器 | 李显凌 | ||
|  | 飞行器结构设计 | 刘波 | ||
|  | 光电仪器的光机结构设计与集成优化,精密机械传动系统研究 | 乔健 | ||
|  | 光学精密机械结构设计,激光发射系统结构设计 | 邵帅 | ||
|  | 基于DSP、FPGA、ARM等的嵌入式高精度伺服控制 | 武俊峰 | ||
|  | 遥感器力学仿真及振动抑制,机器人动力学,并联机器人研究 | 徐振邦 | ||
|  | 空间可展结构研究,卫星减振设计及动特性优化,空间相机设计 | 闫勇 | ||
|  | 光机结构设计、地检设备设计 | 高明辉 | ||
|  | 光电测控设备研究 | 唐杰 | ||
|  | 光机结构优化设计 | 辛宏伟 | ||
|  | 机械系统动力学与优化设计术 | 母德强 | 联合培养 | |
|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1.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  | 光电精密跟踪测量技术 | 陈涛 | ①政治 | 
|  | 地基高分辨力望远镜总体技术 | 王建立 | ||
|  | 航空光电成像与测量技术 | 戴明 | ||
|  | 实时图像处理 | 王延杰 | ||
|  | 视频图像处理 | 朱明 | ||
|  | 光电精密跟踪与控制 | 高慧斌 | ||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郭立红 | ||
|  | 光电位移精密测量技术 | 万秋华 | ||
|  | 数字图像处理 | 何昕 | ||
|  | 电子技术 | 续志军 | ||
|  | 光学仪器与计算机应用,光电成像技术,光学遥感相机中的图像处理 | 郭永飞 | ||
|  | 数字图像处理 | 魏仲慧 | ||
|  | 电子技术应用 | 龙科慧 | ||
|  | 航空成像,航空测量,图像处理 | 刘晶红 | ||
|  | 目标识别,图像编码 | 李桂菊 | ||
|  | 光电测量,数字信号处理 | 王志乾 | ||
|  | 空间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 何斌 | ||
|  | 精密伺服控制系统,电子学设计 | 李洪文 | ||
|  | 空间相机自动控制技术 | 韩诚山 | ||
|  | 智能信息系统及应用 | 尤佳 | ||
|  | 数字图像处理 | 刘伟宁 | ||
|  | 数字图像处理及FPGA应用 | 刘艳滢 | ||
| 
 | 自动控制,高精度稳定跟踪 | 张淑梅 | ||
| 
 | 电子技术及控制工程 | 王显军 | ||
|  | 精密跟踪 | 王红宣 | ||
|  | 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图像传感器应用设计 | 李广泽 | ||
|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  | 系统控制与仿真技术研究,精确末制导技术 | 张跃 | ①政治 | 
|  | 光电瞄准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 苏宛新 | ||
|  | 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 | 邸男 | ||
|  | 光电成像与图像处理技术 | 郝贤鹏 | ||
|  | 航空成像设备姿态稳定控制 | 刘明 | ||
|  | 数字图像处理 | 刘岩俊 | ||
|  |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 王明佳 | ||
|  | 航空成像及其图像处理技术 | 修吉宏 | ||
|  | 光学小卫星总体设计,星载一体化综合电子,高可靠航天相机控制器 | 徐伟 | ||
|  | 航天光学载荷设计、建模与仿真技术 | 张刘 | ||
|  | 计算机视觉,实时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 张叶 | ||
|  | 光电位移精密测量技术 | 赵长海 | ||
|  | 计量圆光栅的精密刻划、镀膜、检验 | 陈赟 | ||
|  | 空中高精度光电成像技术 | 熊文卓 | ||
|  | 精密跟踪控制 | 陈长青 | ||
|  | 精密跟踪技术,目标探测,陀螺稳定平台控制技术 | 王伟国 | ||
|  | 实时视频处理,视频目标识别和跟踪,计算机视觉 | 韩广良 | ||
|  | 遥感仪器测控研究及嵌入式系统应用 | 宋克非 | ||
|  | 稳像控制系统、机械臂控制系统及嵌入式电子学系统研究 | 曹小涛 | ||
|  | 实时视频图像处理,嵌入式处理器设计,景象模拟仿真 | 陈小林 | ||
|  | 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 | 储海荣 | ||
|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  | 控制工程,卫星姿态控制,空间自动化仪器及仿真系统 | 戴路 | ①政治 | 
|  | 数字图像处理 | 郝志成 | ||
|  | 光电成像中计算机应用技术 | 李云飞 | ||
|  | 半物理实验,系统仿真 | 厉明 | ||
|  | 嵌入式系统在空间CCD相机中的应用 | 刘辉 | ||
| 
 |  | 数字信号处理,精密跟踪,智能仪器仪表 | 孟浩然 | |
| 
 |  | 先进光电成像电子学系统研究,高速实时图像处理系统研究 | 孙宏海 | |
| 
 |  | 空间光学载荷智能控制与信息处理 | 王栋 | |
| 
 |  | 图像融合、目标跟踪、嵌入式系统开发 | 吴川 | |
| 
 |  | 空间遥感成像与控制技术 | 武星星 | |
| 
 |  | 星载光电系统精密跟踪与伺服控制 | 徐开 | |
| 
 |  | 模拟数字电路系统设计 | 薛旭成 | |
| 
 |  | 飞行器设计,飞行器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 | 杨春雷 | |
| 
 |  | 伺服控制 | 张斌 | |
| 
 |  | 空间光学遥感成像与处理技术,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 | 张贵祥 | |
| 
 |  | 目标识别与图像处理 | 赵金宇 | |
| 
 |  | 伺服技术,控制系统设计 | 朱继伟 | |
| 
 |  | 惯性稳定平台运动学、动力学与控制 | 朱明超 | |
| 
 |  | 动载体稳像技术研究 | 黄猛 | |
| 
 |  | 空间二维指向装置伺服控制,空间有效载荷健康管理 | 于平 | |
| 
 |  | 光电跟踪与计算机控制 | 陈娟 | 联合培养 |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研究方向 | 导 师 | 考试科目 | |
| 光学工程(080300) 1.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 
 
 1 | 光电仪器总体设计 | 王家骐 | ①政治 | 
|  | 光电成像与测量技术、图像处理、高精度角度传感技术 | 贾平 | ||
|  | 探测与成像技术、稳定控制技术 | 张涛 | ||
|  | 光学系统集成分析 | 张学军 | ||
|  | 空间大口径光学 | 徐抒岩 | ||
|  | 光电测量 | 乔彦峰 | ||
|  | 激光应用技术 | 郭劲 | ||
|  | 小卫星总体技术 | 金光 | ||
|  | 空间遥感相机稳定成像技术 | 丁亚林 | ||
|  | 航空光电成像与测量技术 | 张葆 | ||
|  | 光电位移测量技术 | 艾华 | ||
|  | 大口径反射镜制造技术 | 谢京江 | ||
|  | 空间紫外光学遥感技术,辐射定标技术 | 王淑荣 | ||
|  | 空间光学遥感仪器绝对定标 | 方伟 | ||
|  | 光谱仪器及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 | 卢启鹏 | ||
|  | 光电成像与图像处理 | 金龙旭 | ||
|  | 空间目标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视网膜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 | 宣丽 | ||
|  | 光学设计,红外成像光学,光谱学,精密测量 | 孙强 | ||
|  | 先进光学制造技术 | 张峰 | ||
|  | 光学设计,光学信息处理,光学测量 | 黄玮 | ||
| 
 |  | 微光机电系统研究 | 吴一辉 | 
 | 
| 
 |  | 光机系统一体化设计及集成技术 | 巩岩 | 
 | 
| 
 |  | 空间光学技术 | 陈波 | 
 | 
| 
 |  | 光学设计、灵巧光学的光机一体化设计、计算成像 | 张新 | 
 | 
| 光学工程(080300) 
 | 
 
 1 | 空间光学遥感技术 | 颜昌翔 | ①政治 | 
|  | 精密跟踪测量技术研究 | 张尧禹 | ||
|  | 光电探测与检测及信息处理,空间光学传感器成像技术 | 王晓东 | ||
|  | 数字图像处理,目标识别,图像融合 | 赵建 | ||
|  | 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波前探测、大气湍流模拟与测量 | 胡立发 | ||
|  | 空间紫外光学遥感技术、辐射定标技术 | 李志刚 | ||
|  | 光学检测,光学加工 | 隋永新 | ||
|  | 空间宽幅动态成像技术,精密装调技术,在轨测试与标定技术 | 张星祥 | ||
|  | 液晶自适应光学 | 曹召良 | ||
|  | 光学检测 | 魏秀东 | ||
|  | 高功率高重频脉冲气体激光器总体技术 | 邵春雷 | ||
|  | 航空相机控制方法研究 | 匡海鹏 | ||
|  | 星载一体化空间能源系统 | 徐拓奇 | ||
|  | 空间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 | 刘金国 | ||
|  | 先进光学制造技术 | 郑立功 | ||
|  | 航天光学遥感器结构技术研究 | 李志来 | ||
|  | 高功率中长波气体激光器技术 | 谢冀江 | ||
|  | 面阵相机拼接技术研究 | 贾继强 | ||
|  | 空间光学遥感器 | 刘磊 | ||
|  | 空间相机热设计、地面热试验,光机热集成设计分析 | 刘巨 | ||
|  | 航空成像技术 | 田海英 | ||
|  | 精密补偿与视轴校准 | 许永森 | ||
|  | 激光光束控制,激光主动探测,激光辐照效应与机理 | 王挺峰 | ||
|  | 超光谱成像技术,光学系统设计,光谱辐射测量与定标技术 | 郑玉权 | ||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研究方向 | 导 师 | 考试科目 | |
| 光学工程(080300) 
 |  | 红外光学 | 刘殿双 | ①政治 | 
|  | 机载光电吊舱光机结构总体设计 | 甘至宏 | ||
|  | 光束控制 | 郭汝海 | ||
|  | 空间光学成像, 数字图像处理 | 李光鑫 | ||
|  | 先进光学制造技术 | 李锐钢 | ||
|  | 光电传感器应用 | 曲宏松 | ||
|  | 光学设计 | 曲艺 | ||
|  | 光学遥感辐射定标 | 万志 | ||
|  | 光学制造与测试技术 | 王孝坤 | ||
|  | 星载太阳辐射与光谱测量仪器研制及测量与标定方法研究 | 王玉鹏 | ||
|  | 空间光电探测技术,光谱成像技术 | 张达 | ||
|  | 光学设计与光机系统研制 | 张红鑫 | ||
|  | 高功率激光器及其应用 | 张来明 | ||
|  | 小卫星光学总体技术 | 钟兴 | ||
|  | 光机结构设计 | 李景林 | ||
|  | 机载光电测控技术,陀螺稳定控制 | 李清军 | ||
|  | 空间光电系统总体设计 | 张立国 | ||
|  |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测绘相机标定技术及检测设备研制 | 吴国栋 | ||
|  | 航空光学成像技术,激光雷达主动成像技术 | 沈宏海 | ||
|  | 光学仪器设计及仿真分析 | 冯树龙 | ||
|  | 光电位移测量技术 | 吴宏圣 | ||
|  | 光学超精密加工与检测 | 张忠玉 | ||
|  | 超高精度光学加工,光学检测,数控加工 | 王君林 | ||
| 光学工程(080300) 
 |  | 光谱学,光谱仪器研制开发,光学系统设计,光电系统设计 | 崔继承 | ①政治 | 
|  | 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总体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等 | 董吉洪 | ||
|  | 空间光机系统优化设计 | 陈长征 | ||
|  | 空间紫外遥感技术及辐射定标 | 黄煜 | ||
|  | 单晶金刚石刀具设计及微纳加工技术 | 吉日嘎兰图 | ||
|  | 自适应光学波前处理 | 李大禹 | ||
|  | 红外光学系统,光谱学,光学设计 | 刘英 | ||
|  | 航空光学成像技术研究 | 宋玉龙 | ||
|  | 红外光学系统,光学设计 | 王健 | ||
|  | 共形光学,气动光学 | 魏群 | ||
|  | 光电成像与光电检测技术 | 许文斌 | ||
|  | 空间紫外遥感仪器光学系统设计及成像光谱技术 | 薛庆生 | ||
|  | 光学系统检测 | 闫锋 | ||
| 电路与系统(080902) |  | 平板显示技术 | 王瑞光 | ①政治 | 
|  | 多光谱成像探测与信息融合、纳米精度驱动控制与应用 | 杨怀江 | ||
|  | 高速数据传输,图像处理,显示技术 | 郑喜凤 | ||
|  | 高速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电路及系统自诊断技术 | 吴志勇 | ||
|  | 卫星激光测距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 赵有 | ||
|  | 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 | 王欣洋 | ||
|  | 星载计算机电路设计 | 章家保 | ||
|  | 激光器的脉冲功率源技术 | 张传胜 | ||
|  |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技术 | 王彪 | ||
|  | 半导体激光器应用研究,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研究 | 曹军胜 | ||
|  | 光栅制造,检测,应用 | 李英志 | ||
|  | 大屏幕平板数字显示技术 | 陈宇 | ||
| 
 |  | 全息光栅曝光系统电子学设计,成像光谱技术 | 潘明忠 | |
| 
 |  | 半导体照明关键性技术研究 | 汪洋 | |
| 
 |  | 空间有效载荷嵌入式系统设计、可靠性工程 | 王永成 | |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 |  | 光电成像系统图像测评;超高精度光学检测技术研究 | 马冬梅 | ①政治 | 
|  | 大口径光学载荷像质评价技术研究 | 张晓辉 | ||
|  | 光学检测与像质评价 | 刘振江 | ||
|  | 光学精密仪器检测与装调 | 周兴义 | ||
|  | 系统集成仿真测试技术,信号完整性测试技术 | 贺庚贤 | ||
|  | 光学检验技术 | 叶露 | ||
|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  | 信息技术 | 孙文涛 | ①政治 | 
|  | 计算机仿真,指挥控制,图像处理 | 李岩 | ||
|  | 计算机应用 | 朱玮 | ||
|  | 图像处理 | 杨词银 | ||
|  | 航天相机智能控制技术 | 王绍举 | ||
|  |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 武治国 | ||
|  | 数字视频图像处理 | 尹传历 | ||
| 机械工程(085201) 1.本专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1。 | 
 研究方向可参考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 
 | ①政治 
 | |
| 光学工程(085202) 1.本专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1。 | 研究方向可参考光学工程(080300)专业 | 
 | ①政治 | |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院校大全 | 各省艺考 | 专题汇总 | 美术志愿填报 | 
| 北京院校 | 985高校 | 211高校 | 九大美院 | 
| 找画室锦囊 | 一分一段表 | 美术志愿报考系统 | 画室大全 | 


 
 
      
         艺术生的报考神器:51美术网—美术高考报考指南
艺术生的报考神器:51美术网—美术高考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