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秘笈之三:“超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写论文时有话可说”
复旦附中国际部主任杨永珍表示,IB课程的精华之处,在于它不仅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就是IB课程近些年在全球开始流行的原因。它也符合了信息爆炸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成为什么都能思考,而不是什么都知道的人。
在课程设置上,复旦附中国际部从9年级和10年级就开始提供类似英国IGCSE的课程,开设各种门类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对基础学科都有所涉及,然后在11和12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擅长,针对性的选择6门课继续学习。比如丁静雯在10年级已经上过一整年的“经济学”,每周四节课,每节40分钟。11和12年级她就选择了“经济学”高水平课程。
在杨永珍看来,丁静雯的独立钻研精神,以及扎实的独立研究能力,这才是她取得IB满分的主要原因。
杨永珍总结说:IB成绩想要获得高分,尤其是在TOK(知识理论)和EE(拓展性论文)项目上获得3分满分,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1)语言能力。
2)对学科知识的深加工能力与学科概念的理解力。
2)批判性思维与独立研究与论文写作能力。
丁静雯选择的EE(拓展性论文)是针对“英文文学”科目的书评。“不能选择太常见或者太经典的书。阅卷老师会产生审美疲劳。”她分析说,在11和12年级IB“英文文学”科目的学习中,文学老师曾带领学生精读过大约10本文学书,但她从来没想过从中挑一本写书评,“老师都教过了,就不是独立研究了。”
当时,她找来英语名著《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进行研究。这部作品是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最为浪漫、也最为乐观的一部小说。相比其他英文著作,它的名字并不被经常提及。
在此之前,她还初步研究过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及英国作家司各特最出名的小说《艾凡赫》。通过研究比较,她发现《德伯家的苔丝》的单词很难,《艾凡赫》太长,《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相对简单,也容易抓主题,容易写出彩。
TOK(知识理论)考试分为两部分:口试部分是让学生就一个感兴趣的论题进行阐述展示;论文部分是在国际文凭组织给定的6个问题中,选择一题撰写一篇小论文。相比拓展性论文,TOK更强调“融合”,学生需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与问题研究能力。
当初,丁静雯选择的是第四题:
“That which is accepted as knowledge today is sometimes discardedtomorrow"
Consider the knowledge issues raised bythis statement in two areas of knowledge。
“6道题目中,有一些比较抽象,有一些比较简单。结果,班级里一共12名学生,9名都选择了这道题目。”丁静雯回忆说。
她用1408个单词完成了这篇小论文。论文中,她把之前课堂上所学的数学和化学课知识结合起来,用一些例子,阐述她的观点。记者浏览过这篇文章,发现她回答的很巧妙,没有正面回答哪些现有的知识会在明日淘汰。
具有丰富的IB化学任教学经验的杨永珍在看过丁静雯的论文后也表示,丁静雯的思路清晰,化学部分通过阐释原子模型的发展过程,得出结论:”知识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撰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丁静雯完全是通常自己思考来回答问题,期间并未向任何数学和化学老师寻找指导和帮助。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新浪教育)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艺术生的报考神器:51美术网—美术高考报考指南
-
责任编辑:王小云关键字:复旦附中女生创造神话 进全球146名满分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