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钢希望在开学伊始跟新生们“打个招呼”:国内的高教改革已经开始了。今后这几年是高等教育进入波澜壮阔改革的关键几年,但同时也是踏着传统高考末班车进大学的学生一生中最关键的学习时期。
包括今年的大一新生和眼下读高二、高三的学生,这三届学生在高中接受的是文理分科教育,但大学对他们的要求是文理兼修。
以同济为例,在新生报到第一天,12个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向4000余名新生开放,接受报名。身为校长,裴钢特别给一个今年新推的创新实验区“打广告”。这就是同济融合工科和文科专业而推出的“工程(土木)-法学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根据培养方案,本科生先要在土木工程学院学习两年,然后转至法学院学习。
在同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类似大跨度的交叉专业,今后还将不断推出。
文理不分科,名校自主招生早就开始释放信号
实际上,高校对于中学文理分科的“实质性反抗”,早在今年国家出台考试招生总体改革方案之前就已经启动了。
早在8年前,复旦大学就在自主招生中引入了俗称“千分考”的复旦能力水平测试。谈及“千分考”的设计初衷,复旦招生办负责人历年来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就是反对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反对“条件反射”式的题海训练,反对应试教育和功利心态。所以,复旦“千分考”的设置涵盖了高中阶段的文理10门科目,卷面满分1000分。
很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历年来备考复旦的优秀学生,都被高中老师和家长们视为非常辛苦的一批人。因为复旦的“千分考”笔试是文理融合的一张卷,这和高考实行的文理分科教育并不对接,是两套不同的考试机制。
从2012年开始,同济大学在自主招生试点中也逐步放大文理兼修的信号。最近两年,该校一大批专业实行了文理兼招,传统理工科专业向文科生开放,传统文科专业开始招收理科生。
眼下,随着新高考指挥棒的改革时间表、路线图浮出水面,大学自主招生也改革在即。
今年年初,沪上几所高校自主招生结束后,复旦、同济等校已明确表示,2015年开始,将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自主招生的参考依据之一。毫无疑问,学业考更能展现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综合素质,将为高校在人才选拔时提供更多的信息。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中国上海)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