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校企之间利益关系复杂
2011年,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明确规定“禁止签订排他性协议”、“禁止夹寄SIM卡和宣传资料”等。既然有明文规定,为何夹寄等情况未有改善?
国内某高校副教授、通信专业博士张弛表示,学生选择移动业务有其正面的原因,动感地带校园卡业务比较适合学生的使用习惯。
不过,他认为,夹寄SIM卡等现象早已不是诱导学生,而是“明导”学生使用某家运营商的业务。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方在于学校。校企合作必定有利益在其中,这种利益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能够算得清的受贿或者其他,而是一种公开的、双方均受益的合作。
“像我们高校经常有一些企业或者是一些大的公司送仪器,其目的便是先使我们高端的博士产生使用习惯,将来便一直延用,或是帮我们建一个实验室。这个东西是公开的,甚至是双方都受益的。”张弛如是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道出其中问题。他告诉记者,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运营商的支持,目前浙江省内的高校通过与运营商开展校企合作,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及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提供学生就业基地、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而移动是与高校合作最早的运营商。
“通过与某一家运营商的合作获得利益后,签订排他协议,排斥另外两家的通信服务或者实施事实垄断经营,导致不公平竞争,特别是在迎新活动中给某一家区别优待,这种做法十分平常,相关部门不进行管理,其他运营商根本没有办法。”该人士如是说。
在他看来,移动公司目前在高校市场上已是一家独大的局面,而这种局面有着很深的历史原因,且其中利益复杂,不容易撼动。
记者就此夹寄SIM卡等问题欲采访浙江移动公司,可是,对方拒绝了采访。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中国新闻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艺术生的报考神器:51美术网—美术高考报考指南
-
责任编辑:王小云关键字:浙部分高校录取,新生夹寄移动卡,校企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