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这些分数线
背后有啥讲究
杭州各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还在为2014年考进前三所和前八所的数据“互挤水分”,高校在浙江招生的暗战开始了。
每年这个时候,是名校招生暗战上演的高潮。在分数出来之前,高校招生人员会到尖子生扎堆的中学长期驻点,进校园讲座,与预期高分考生及家长随时保持联系通畅,建立归属感,提前排兵布阵。
甚至在招生老师的籍贯上,都有讲究。杭州一位高分考生回忆,北大、清华到校园宣讲的老师都强调自己是本地人,住在杭州,邀请他们去梅家坞喝茶。
每年,第一时间得到文理科第一名信息的,不是高中,也不是考生,是北大清华的招生老师。2014年流传的一个故事是,全省文科第一名,之前没有参加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两所高校在分数出来后,都给她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包括丰厚的奖学金。就在北大招生老师想继续加把火的时候,吃惊地发现,第一名已被清华的“夏令营”请走。
到7月15日招生分数出来时,如何让招生分数不丢面子,或者若隐若现超过竞争对手,就直接成了各校招办老师面对的最难数学题。
在公布第一批各高校招生分数时,浙江教育考试院含蓄地提示,看投档线的高低要跟高校的招生量结合起来,如若招生量大,分数线会相应降低,反之则会上升;招生计划的增加或减少,投档分数线也会相应降低或上升,同档次高校更明显。但考试院并未在公布分数时,同时公布各校招生计划,自然,最直接的分数就刺激了高校的“荣誉感”。
在业内人士的眼中,今天公布的第一批高校招生分数线里,数字背后藏着许多讲究。
比如有的高校,公布的是计划招生分数线,有的高校公布的是扩招后的分数线。举个例子,如果某高校计划招20人,最后扩招到22人,公布第20人的分数,和第22人的分数,自然有差距,也会影响到录取时的排名。
2014年浙江理科前10名考生,有8人选择报考北大。在北大公布的招生信息里,屡次会强调这一点。
但北大医学部2014年的理科分数与本部差距颇大,711分,低于复旦大学医学院的727分,当然也低于清华大学理科分数734分,似乎又失了一城。
对于北大医学部分数不如复旦大学医学院,部分专业在北京被归入二本一说,北大应对是:我们医学部在浙江招15人,复旦招3人;北大医学部在北京录取分数远高于一本线,二本的医学检验和实验技术专业仅在北京地区和贫困专项招生。
这时记者又接收到一个信息:清华2014年文科分数线排第一吧,但看看他们的招生人数,才3人,北大文科计划有12人。而且清华在浙江文科招生人数,3年来一直在减少,2012年计划5人,2013年计划4人,2014年计划3人。数据背后有一句话引而不发:人招得越少,自然分数线就水涨船高。
暗流同样在复旦和上海交大之间涌动。上海交大理科招生726分,排在北大清华之后,第三名;但复旦强调,医学院分代码单独招生,理科分数727分,是浙江理科第三。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钱江晚报)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