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8-29来源/作者: 51美术高考网 整理:51美术高考网
英国  /  顶级公学  /  哈罗、伊顿  / 
英国顶级公学-----哈罗、伊顿
51美术报考指南  艺术类院校库  美术志愿填报  

  伊顿:哈罗不时对暴发户敞开大门

  其实所谓英国的公学(Public School),很容易在字面上让人迷惑,以为这是专门由政府出资开办,以低廉的价格提供给一般市民子弟受教育的机会,如同国立大学一样。实际上公学和政府无关,只是表示学校可以公开招生,而不只限于特定宗教、种族或地区的学生。

  当然,如同哈罗公学的历史一样,早期的公学也是开放给穷人的孩子就读,因为富家子弟多有私人教师专门辅导。不过时至今日,历史悠久的英国公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英国各领域的精英,而且学费昂贵,普通人是无法负担的。

  很少提供奖学金

  发展到后期以后,公学已经突破了所谓私人办学的桎梏,而成为一种“社会等级”制造者。比如一般私立学校会被称为“独立学校”(Independent School),哈罗公学后来创办的约翰·利昂学校,就不是公学,而是一所独立学校。 “公学”并没有特定的标准,但是它们一般都有悠久历史,课程设置注重人文教育而非科学,设立在英国中学中已经很少见的古典与宗教课程,注重体育活动,学费昂贵,而且很少提供奖学金等特点。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公学是14世纪时创立的温切斯特公学,其次就是大名鼎鼎的伊顿公学。英国社会,似乎很喜欢一种两极对立的感觉。有牛津,就有剑桥;有保守党,就有工党;有曼联,就有利物浦。于是哈罗公学也不能独美于英国的贵族中学领域,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和哈罗公学之间构成贵族学校界的泰山北斗,长期竞争。

  伊顿公学历史比哈罗公学还悠久一点,1440年由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创办,最早为70名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作为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到17世纪逐渐成为一所名校。

  和哈罗公学一样,伊顿公学也只招男学生。人数1480人,多于哈罗的800人。某种程度上,伊顿公学比哈罗公学更得到英国传统人士的青睐。首先其历史更加悠久,而且如上文所说,伊顿公学和英国王室贵族关系密切。公学所在地就在著名的温莎堡旁边,从温莎堡上,历代英国国王都可以俯瞰这所贵族学校。从象征意义上来说,伊顿的学生,是在英王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也正因为如此,王室成员一般会选择伊顿而非哈罗,比如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都是伊顿公学的学生。

  伊顿的校友录和哈罗相比同样群星灿烂,甚至略胜一筹。也有一个专门的英语单词用于形容他们,那就是“伊顿佬” (Old Etonians)。 包括现任首相戴维·卡梅伦在内,历史上有 19位英国首相曾经穿过伊顿校服,这本来是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去世时人们为悼念他而穿的丧服,后来成为学校的校服,凸显了伊顿的保王色彩。著名的伊顿人还包括雪莱、乔治·奥威尔、亨利·菲尔丁、凯恩斯和威灵顿公爵等人。而且由于伊顿的历史要比哈罗早,所以哈罗公学早年有不少老师和校长都是伊顿佬。

  著名作家奥威尔就有一段轶事,他曾经想体验监狱生活。于是故意装醉汉攻击一个警察,结果警察一听他的伊顿口音就知道这是一个上流社会出身的小伙子,于是礼貌地劝走了他。

  糟糕的体罚与学长制度

  在伊顿公学长长的校友名单中,还有一个虚构板块。因为很多著名的英语文学里,有虚构的伊顿公学校友。比如著名的童话《彼得·潘》里的海盗胡克船长(Captain Hook)。又如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中波罗探长的好朋友阿瑟·哈斯汀船长(Captain Arthur Hastings),也是伊顿公学毕业的。

  伊顿公学的王室情结还发展到招收外国学生上面,在伊顿读书的外国学生也主要来自王室家族,包括泰国国王拉玛七世。在伊顿和哈罗长期的较劲中,伊顿人会攻击哈罗不时对暴发户家庭敞开大门。

  与牛津和剑桥一样,哈罗和伊顿公学也长期叫板。而且类似于著名的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哈罗和伊顿之间会定期举行年度的板球对抗赛。这个时候就成为两间学校男孩子们一年最重要的盛会,甚至不少女校也会来观摩。取得比赛胜利的那一方在接下来一年里都会扬眉吐气,而失败的一方则会卧薪尝胆,以图报仇。

  公学有各种各样的优点,对那些向往古代贵族生活的新兴资产阶级来说都非常诱人,不过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曾经的公学制度里也有不少糟粕和黑暗的一面,比如严酷的体罚教育以及学长制度。

  学长制度(fagging system)起源于哈罗,曾长期流行于英国的公学当中。主要指新入的学生必须服侍高年级的学生,被他们视作奴仆。在英国中世纪,“绅士”一词是指负责伺候骑士的仆人,所以相应的,公学里学生也被认为应该完成这种角色转换。伺候的具体内容因学校而定,有些学校里,低年级的学生需要为学长洗衣服、刷靴子和做饭,有些学校只需要倒茶和在足球及板球比赛中帮学长准备工具和跑腿。根据有些学生的回忆录,伊顿的学长制度里甚至包括在大冬天用身体给学长暖拖鞋。奥威尔就是在伊顿时不堪各种欺辱,滋生了左翼思想,这恐怕是很多要培养绅士老爷的传统教育家所始料未及的。

  另外,在许多公学里,学长制度甚至包含不少性侵害和虐待的意味。尽管同性恋在这些学校里被视为大罪,但是通过性虐待的方式折磨低年级学生,是不少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贵族青年的癖好。事实上,这种癖好从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就从来没有中断过。

  除了学长制外,体罚也是公学的重要象征。体罚的方式五花八门,从不给吃饭到用棍子打。后来还发展出鞭笞制,这又是哈罗的首创,丘吉尔等名人的屁股在哈罗期间都没有少挨过鞭子。当然无论是学长制还是体罚制,都已经在近年废除。这些制度的产生都反映了英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即等级制度和尚武制度,特别是后者。大英帝国的基础是建立在军事胜利上的,所以英国教育实际上高度强调男性的阳刚之气。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51美术高考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院校大全 各省艺考 专题汇总 美术志愿填报
北京院校 985高校 211高校 九大美院
找画室锦囊 一分一段表 美术志愿报考系统 画室大全
责任编辑:康康关键字:英国,顶级公学,哈罗、伊顿
快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