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0-17来源/作者: 考研网 整理:51美术高考网
考研材料  / 
艺术学考研美术笔记四
51美术报考指南  艺术类院校库  美术志愿填报  

  22.艺术体验,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的关系(2)
  (1)艺术创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生活的艺术体验,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三个阶段的成果是:审美表象,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2)关系:A。三个阶段互相渗透: a。对生活的艺术体验贯穿艺术创作过程的始终。b。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是互相渗透的,在艺术传达过程中往往需要重新构思。c。艺术体验阶段也孕育和蕴含着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因素。B。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都伴随着情感的活动,情感是贯穿艺术创作整个过程的中心线索。
  23.灵感及其特征(10)
  (1)灵感,就是人们在艺术构思的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2)特征:A。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突破性。B。综合性,自发性,跳跃性,模糊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
  24.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及其关系(3)
  风格是艺术作品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呈现的独特性。分为:规范性风格和描述性风格。a。任何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在内容方面和形式方面都具有选择性,有选择性才有风格。b。选择性是艺术风格的前提,风格是对选择性的限制。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精神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1)A。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a。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b。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c。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B。艺术风格的统一性: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体现了艺术风格的统一性。C。关系:a。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互相联结的: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多样性体现统一性。b。艺术风格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区分是相对的。c。具体的艺术风格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辨证统一。(2)A。艺术风格的稳定性:稳定性是一切艺术风格存在的前提条件。B。艺术风格的变动性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C。关系: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艺术史就是艺术风格的变动史,艺术风格的稳定性只是变动中的一个特定阶段。
  25.艺术接受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性质与作用(2)(3)(3)
  (1)地位: A。艺术创作是艺术活动的起点,艺术接受是艺术活动的终点和完成:艺术生产创造了艺术接受,表现在: a。艺术生产创造了艺术接受的对象. b。艺术生产规定了艺术消费的方式. c。艺术生产规定了艺术消费的动力. d。艺术生产规定了艺术消费,创造了艺术消费,只有艺术消费才实现了艺术生产的目的,表现了艺术生产的价值,完成了艺术生产的任务. B。艺术消费是艺术生产的起点. (2)性质: A。不可穷尽性: a。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是很难确定的。b。艺术家创作意图的自白不能成为阐释艺术作品的根据. c。艺术家并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创作意图.艺术接受是个永无止境的创造过程: a。主观上,接受者无法穷尽伟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b。客观上,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深不可测的无限意蕴. B。不可言传性: a。艺术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结构具有不可言传性. b。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具有不可言传性.c。艺术接受的不充分性必然使艺术作品具有不可言传性.C。主观差异性:表现在: a。不同的接受者对同一艺术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评价. b。同一接受者对同一艺术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评价.原因: a。接受者阶级,民族的差异会产生艺术接受的差异性. b。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会造成艺术欣赏的差异性. c。接受者的审美兴趣的差异造成艺术接受的差异性. (3)作用: A。艺术接受决定艺术的本质:对象确定事物的本质,艺术作品的对象是艺术接受. B。艺术接受决定接受者的本质:接受者的本质由其所接受的对象的本质来确定. C。艺术接受是艺术价值的实现:艺术价值是艺术作品的客观属性,由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构成. a.客体是具有满足接受者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 b.主体是具有审美能力的接受者.二者缺一不可.接受者是形成艺术价值的灵魂,是艺术价值的源泉,是艺术价值的创造者.
  26.艺术认识作用的表现及其特点(3)
  艺术的主要社会作用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审美作用. (1)表现: A。艺术使人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具体形状和色彩. B。艺术使人认识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甚至一个人的思想感情. C。艺术使人认识到客观世界的感知方式. D。艺术使人认识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 (2)特点: A。艺术的认识是全面的认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 B。艺术的认识是近似的认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为了表现情感的需要,必然选择,加工,改造甚至虚构幻想,艺术只能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的反映. C。艺术的认识作用是间接的:艺术通过形象暗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通过艺术形象间接的悟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27.艺术教育作用的表现及其特点(3)
  (1)表现: A。艺术教育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向往. B。艺术教育人们对苦难的同情和对罪恶的愤慨. C。艺术教育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净化. (2)特点: A。艺术的教育作用是以情感人的: a。艺术先使接受者受到情感的感染,而后引起对生活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从而受到教育. b。在艺术作品中,理融于情,在艺术接受中,情先于理. B。艺术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艺术的作用具有长期性,延续性与稳定性. C。艺术教育作用是“寓教于乐”:人们接受艺术作品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娱乐。
  28.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及其辨证关系(3)
  (1)艺术的民族性,就是民族的特殊性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表现:A。艺术内容的民族性:艺术内容的民族性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艺术表达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灵魂和核心。B。艺术形式的民族性:艺术形式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表达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情趣。(2)世界艺术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特征:A。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B。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辨证统一关系。联系: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A。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B。真实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艺术。
  29.举例说明超级写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3)
  (1)超级写实主义要求分毫不差的逼肖客观事物。(2)主要特征:A。传统绘画艺术家对景作画,超级现实主义艺术家要求对照片作画。B。传统绘画要求近似,超级现实主义要求逼肖。C。传统绘画题材广泛,超级现实主义的题材多为繁华富丽的城市,闪闪发光的工业品或者比照片更精美逼真的人。(3)罗中立的《父亲》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原因:A。表现了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感。B。以惯有的领袖像标准表现了普通的农民,表明艺术从天国向现实的回复,是一曲中国农民响彻云霄的颂歌。C。对西方超级写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成功借鉴。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考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院校大全 各省艺考 专题汇总 美术志愿填报
北京院校 985高校 211高校 九大美院
找画室锦囊 一分一段表 美术志愿报考系统 画室大全
责任编辑:李茉关键字:考研材料
快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