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12来源/作者: 整理:51美术高考网
高考前这些问题“都不是事儿”
51美术报考指南  艺术类院校库  美术志愿填报  

   中国美术高考网讯: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考生的身体和心理都经受着巨大的考验。大考前,紧张在所难免,但由此导致考生的学习状态不好:学不进去、记不住知识点、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对这些难题,学生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才能顺利度过高考。就此,记者采访了银川一中富有教学经验的心理老师刘芳岭,听她为学生支招。

  A

  问题:

  快高考了,真心学不动

  支招:调整状态,正是冲刺好时候

  案例:高考临近,高三生小罗却觉得自己开始提不起精神,“之前的弦绷得紧紧的,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现在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了,我却觉得自己的劲好像已经用完了,实在是学不动了,而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能学到多少东西呢?”

  心理解析:如果以长跑来比喻我们的学习生涯的话,那么高考前就是其中一段关键的路程。优秀的运动员,在前期比的都是耐力,但后期一定有一个冲刺阶段。其实,最后的路程里每个人都面临着体力与心理的极限,都想放松,或是无力应对,但其实这是冲刺的最佳时间,谁能调整好心态和步伐,谁就能在最后获得较好的成绩,因此,一定要保持信心和充足的动力。在高考之前,每一天都是再次提升自己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能放弃。

  像小罗一样,许多同学觉得一个月时间学不了多少东西,其实这种想法是消极的。举个例子,从现在开始好好改错题,把之前不会的、掌握得不扎实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都搞清楚,每天每科改两道错题,一个月就是60道题。考试时,即使是选择题也是五六分的分值,只要考到了,就有很大的得分几率。假如每门课多对一道选择题,想想高考总分能够提升多少分呢?如果你消极了,放松了,也就等于放弃了提升的机会。我们不提倡过度紧张、焦虑,但过于放松和丧失斗志同样是不可取的。

  应对技巧:调整好状态进行最后的冲刺,不要过分焦虑,同样不能过度消极。无论你的现有成绩如何,都不能放弃努力。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不是结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通过这条路获得常规意义上的成功,但毕竟这是我们为之努力多年的一件事情,无论怎样,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B

  问题:

  复习是完全跟着老师走,还是自己学?

  支招:有舍有得,更有收获

  案例:最近,高三生小文很疑惑:“我身边很多同学复习完全是跟着老师走,但也有些同学是在按照自己的方法复习,我认为复习的时候应该跟着老师走,但有时候又觉得老师讲的东西对我意义不是很大,想要自己学,可是不听老师讲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宝贵的时间反倒在纠结中浪费了,究竟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呢?”

  心理解析:学习完全跟着老师或者完全自学,都不是最佳方式。

  完全自学其实并不明智。老师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研究知识、研究题目、研究考试,他们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也有最新的资源和资料。在这些方面,老师们拥有学生无法比较的优势。因此,在复习中需要跟着老师的节奏,吸取老师教授的精华。尤其是关于解题思路、技巧、难点和易考点以及热点问题等,一定要牢记,保证在总体进度和重要的节点上跟着老师。

  可是,完全跟着老师就对了吗?其实也并非如此,老师应对的毕竟是一个大的群体,但每个人的学习程度有差异,学习漏洞也不同,所以会出现跟着老师收获不大的感觉。举个例子,到了复习后期,有些科目的老师会讲一些高难度的题目,因为这是一部分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的需求。一节课也许只讲了两三道题,这几道题很多同学听不懂,如果非得跟着听,不但浪费了时间,还挫伤了自信心。对你来说,如果学习目标是抓基础,那么把时间用在听难度和高难度题目上,这个时间的利用就是低效的,这类情况下选择紧跟老师也许不太明智。

  应对方法:整体节奏和方向上跟着老师,尤其注意老师讲的重要信息。但也要有自己的节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考虑如何取舍。最后的冲刺阶段,要想将时间利用率提升到最大,必须学会舍得,适当合理的“舍弃”,其实是更大的“收获”。

  建议老师们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讲不同难度题目以及布置作业之前适当提示一下,便于同学们有针对性地合理利用时间。

  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要头脑清晰,首先搞清楚自己最后一个月的复习目标,所有的功夫都跟着复习目标走,不要只追求形式,以盲目延长学习时间和盲目大量刷题来取得心理安慰,而要把精力用在实实在在的知识提升上。

  C

  问题:

  心浮气躁,容易和人发生冲突

  支招:适当宣泄,重在“补空”

  案例:快要高考了,班里却充满了火药味,一向好脾气的格格也动不动就爱生气,“离高考越来越近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好情绪。但最近总是爱发火,看什么都不顺眼,容易和同学或者父母发生冲突,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缓解?”

  心理解析:临近高考,考生们普遍处于一种“压力状态”下。知道自己不该因为学习压力而发脾气,所以将压力压抑于潜意识中,坏情绪积累得太多,就需要找途径宣泄。因此,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都成了发泄的“导火索”。有些同学在学校时容易烦躁,男同学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女同学多表现为看人不顺眼,容易挑毛病等。还有些同学突然开始因为身边一些正常的事务,如微小噪音等无法安心学习。更多的同学在学校还好,回家后容易和家人发脾气,莫名宣泄之后又觉得自责,影响学习情绪。

  应对策略:学会调适压力。压力每个人都有,如何调适是种能力,也是门学问。

  首先,坏情绪需要发泄,但要选择合理的方式。一味发脾气,伤害他人的同时会让你更多地增加负面情绪。而且这种处理方式,也会让你在心里更加否定自己。倾诉、运动、音乐、接触大自然等都是更好的放松方式。

  其次,一味的宣泄不如想办法去调整。将发脾气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规划学习任务,用作弥补知识漏洞。你能在踏踏实实地努力和进步中填补心里的“空洞”,这种“空洞”,也许正是你坏脾气的根源。

  此外,家长对此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孩子是压力状态之下的自然反应,能够发泄比一味压抑要好很多。家长不要和孩子争论或强制教育,以免发生更大的冲突,同时也无需过度关注,也许孩子发泄完就好了,但家长过度的焦虑反倒加重孩子的情绪负担,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在合理范围内允许孩子自然发泄,之后再和孩子谈心,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疏解压力。

  D

  问题:

  考试时突然思维迟滞怎么办?

  支招:正常现象,无须担心

  案例:高三生小勇说:“考试时我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明明在一行一行地读题,可是脑袋里就是没反应,不知道读的什么,或者正在做题,突然就不想做了。要是高考时也这样该怎么办?”

  心理解析:很多同学在考试时遭遇以上情况,会比较惊慌,以为自己状态不好,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如果你做个调查,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注意力有关。我们的注意力并非是一条高水平的直线,而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有高峰,也有低谷。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试验已经在美国进行过,研究证实,成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简单枯燥的任务,只能维持20分钟不出错,然后就会出现错误。成年人注意力集中的最长时间是50分钟,平均水平在30-40分钟,中学生比较接近此水平,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节课设置40分钟的原因。而在考试的两个到两个半小时内,必然会遭遇几次注意力低谷,注意力集中水平降低,就会出现以上情况。同时我们的大脑也无法一直维持高强度的工作水平,需要短暂的“休息”,因此会有“卡壳”的现象发生。

  处理技巧:放轻松,深呼吸,沉着答题。感觉大脑疲劳或注意力无法集中时,可以深呼吸调整一下状态,也可以闭眼或眺望窗外半分钟,都可以迅速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况,也可以先做后面的题,很快就能回归正常状态。

  志愿填报:

  51美术一对一志愿填报服务开启,让你不浪费一分上大学!咨询微信:artbaokao

声明:以上整理自()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返回51美术网,查看更多>>
院校大全 各省艺考 专题汇总 美术志愿填报
北京院校 985高校 211高校 九大美院
找画室锦囊 一分一段表 美术志愿报考系统 画室大全
责任编辑:李云卉关键字:高考前这些问题“都不是事儿”
快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