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6 19:37:54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
根据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势要求,为保障广大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学校研究决定,我校美术学院校考专业复试将以网络考试方式进行,请初试合格考生按照本通知事项做好复试准备。
2022-03-15 14:38:29 来源:网络
从2017年1月,国家开始推行“双一流”,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觉得,985、211已经过时了。 其实不能简单地这样理解,985、211是对大学的整体建设,从1995年开始,到2016年,经历了2
2022-03-14 15:49:21 来源:武汉文理学院
武汉文理学院2021年美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省份及批次 批次线(省控线) 录取最低分 艺术本科 动画(数字媒体设计) 动画(游戏美术设计) 视
2022-03-14 15:44:14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2021年陕西省艺术提前批(美术)专业课录取最低分:艺术文239分,艺术理231分。 河北省、山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等省份设计学类、动画专业录取线暂未
2022-03-14 13:52:10 来源:广州美术学院
设计类包含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公共艺术、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佛山校区)、产品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
2022-03-14 13:48:51 来源:网络
每场考题的内容均类似,素描男青年头像照片,各个方向的都有。
2022-03-14 13:47:54 来源:网络
第二场:默写四分之三侧面老年男子头像 第三场:默写正面男老年头像
2022-03-14 13:47:05 来源:湖北美术学院
色彩:侧面女青年头像 素描:侧面男青年头像 场景速写:雨中的人默写
2022-03-14 13:46:02 来源:网络
设计学类含:工艺美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艺术与科技等8个专业。 各科满分均为100分,满分200分。 各科考试时长均为3小时
2022-03-14 13:38:23 来源:网络
招生专业:设计艺术类 考试科目:设计创作 题目:创作出一幅主题为“智慧之手”的海报需要对“智慧之手”主题进行创意表现。 上面需有中英文出现,并体现海报
2022-03-14 13:33:42 来源:网络
招生专业:造型艺术类 考试科目:色彩 考试科目:素描 考试科目:速写 题 目:默写,两个擦玻璃的清洁工。
2022-03-14 13:32:24 来源:网络
招生专业:造型类(含美术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 美术学类含:中国画、绘画、雕塑、摄影、实验艺术等5个专业 戏剧与影视学类含: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影视摄影与制作等3个专业
2022-03-14 13:30:53 来源:网络
考试科目:命题创作 题 目:《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一、《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是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写给病危中的父亲的一首诗歌,创作于20世纪中期。诗歌的第一段译文如下
2022-03-14 13:29:50 来源:网络
“请以‘晨练’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备注:考试科目为《创意造型基础》,满分值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2.5 小时。
2022-03-14 13:21:18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2022年美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复试)调整公告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师生身体健康,确保招生考试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
2022-03-11 11:22:45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确保招生考试顺利进行,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2022年本科招生考试复试工作作出如下调整。
2022-03-11 11:15:24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2022年本科招生考试(初试)成绩于今日发布。考生可从“央美招生”微信公众号登录我校本科招生系统查询。 一、2022年本科招生考试(初试)合格线 (一)大陆考生 造型艺术、中
2022-03-08 10:11:42 来源:武汉文理学院
武汉文理学院2021年美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省份及批次 批次线(省控线) 录取最低分 艺术本科 动画(数字媒体设计) 动画(游戏美术设计) 视
2022-03-07 15:24:59 来源:天津美术学院
一、考前准备 (一)纸张及其他材料 注意事项: 1.素描只允许使用黑色铅笔、黑色炭笔;色彩使用水粉、丙烯、水彩均可,不允许使用油画颜料;命题创作(创意设计、创意绘画)使用马克笔、彩
2022-03-07 10:50:22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科目:造型基础 题目:过年 以2022年春节假期为时间线索,以色彩表达描绘一个有年味有新意的节日场景。 在防控新冠疫情的新常态下,无论是回乡过年,还是云上相聚,人们仍以丰富且